当前位置:首页 > 学述研究 > 论文
弘扬关公文化,重塑诚信人格
2019/7/10 15:38:42   次浏览

作者:杨婷

诚信是中华传统道德思想的基石。儒家经典《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信”是“人之道”。理学家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坦荡、真诚、正直、不欺,这是天道的运行法则,是自然的哲学精髓。理学家程颐说:“以实之谓信。”《说文解字》解释“人言为信”,言行一致、重约守诺、一言九鼎、表里如一,就是信,这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道理,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人格修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了其特质鲜明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价值观。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历史英雄中,关公被视为诚信的化身,信义的代名词。《三国志关羽传》的篇幅虽短,但在所举的每个事例中都处处体现关羽“恩义分明,信义卓著”的品格。

    史书记载,刘备、关羽、张飞,聚义于涿郡。关羽为刘备别部司马,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建安五年,关羽进曹营。曹操对其礼遇甚厚,关羽对张辽言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官渡之战中,关羽策马刺颜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关羽得悉刘备下落后,毅然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刘备於袁军。

    关公被后人推举成了中华民族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被后人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与文圣人孔子比肩而立,成为中华文武二圣人的“中华武圣人”,恰恰就是因为其身上所具有忠义与诚信等人格魅力。

讲信义、重承诺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播和发扬,坦荡真诚、言而有信、正直果敢的关公文化已深深地积淀在人们心底,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忠义诚信的精神,是关公人格中的闪光点,也是关公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和推崇的重要原因,这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中对诚实守信人格和价值取向的遵从和认可。诚信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事之道的最大公约数。

    市场经济的今天,忠义诚信的人格价值取向已经受到很严重的侵蚀和毒害,精英教育、制度规范、法治建设风风火火,诚信人格的塑造却弃之如敝屐。口口声声建造诚信经济却失去诚信人格的文化支撑,岂不是缘木求鱼,井中捞月?

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要在这个社会中生活,要建造人人放心的诚信经济,就必须引起对忠诚信品格的足够重视,就必须无可避免的依靠关公文化的忠义诚信品格的号召力、影力、教化力。

    自古以来,所有的中国人都把关公作为理想的忠义诚信等个人品格标准的道德偶像,并以关公精神为最高的指导原则自励自勉。这既是一种对自身的道德自律,也是他人以及整个社会负责任的处世态度。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商业贸易离不开诚信,企业经营离不开诚信。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人格是诚信经济的柱石。弘扬关公文化,重塑诚信人格,也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基础。诚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品牌资源。诚信走遍天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