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景区动态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2017/6/26 11:08:21   次浏览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许多学者认为,关公文化史是在千年历史长河中自发积累,逐渐形成的,已经融入到了中国儒释道的文化传统之中。但是,关公文化是活跃于坊间里巷和道观佛寺之中一种文化形态。更多是存在于小说演义和州府县志之中。很少见于经典和文字,因此,他们便认为关公属于民俗文化。
不论是关公文化的研究者、信仰者还是宗亲后裔,只有充分理解和认同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才能让关公文化在现实社会生存下来。严格地说,关公文化对于今天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既是当今关公文化的生命之本,也是关公文化的生存之本。


如果我们把儒、释。道比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柱石,而关公就是圆融儒释道,涵盖这三根柱石的华美穹顶;如果说在中国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差异而形成不同民族的话,关公就是链接各民族的一条纽带;如果说华人不管离乡多远都会思念祖国的话,关公就是他们回望中原的精神寄托。更要提及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千千万万个“五行八做”、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和手艺人,他们为了提升职业的自豪感,纷纷把关公当成“祖师爷”。
关公信仰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信仰,特别是由于晋商的推崇,他在成为武财神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真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几乎人人信仰关公,家家都拜关公。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信仰,还能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能否符合构建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需求,这是我们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一,实现“中国梦”,人人需要具有“大丈夫”精神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是由儒家亚圣孟子提出,由关公一生实践的伟大精神。这个精神确定了人在不同环境中的抉择标准,这个标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做事的一个高标准的要求。由于人生经历所限,在中国历史名人中,唯一完整践行这三项标准的,只有关公一人,说他是“千古一人”毫不为过。
我们知道,传统的标准要求不能替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但是,有了这个精神,许多人不会因为贫贱而苦恼,中国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贪官,面对强敌也不会再有甲午惨败。这样的精神价值观,无疑是对践行当前社会主义价值观一个重要的补充。同样,也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量。


二,关公文化是走出国门的强大软实力。
近年来,我们提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据说,孔夫子在国外走的十分艰难。我们似乎忘记了,关公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走出了国门。据统计世界各国有三千多座关庙,几千万海外华人无不信仰关公,无不祭拜关公,这是多么强大的软实力?美国再有多少教授也不敢诋毁关公,因为那就意味着跟全世界的华人为敌。还需要说明的是,那些祭拜关公的人并不是完全出于迷信,有华侨说:我们信奉关公是为了维系中华传统。有的华侨说:信仰关公,可以让我们“再从国外顾中原”,关庙,就是我们的“望乡堂”。
“文圣”走出去,“武圣”照样可以走出去。其实,大量的少林和武当弟子在海外开设武馆,就是我们的开路先锋。多少洋弟子在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武圣文化”不正是中国文化走国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吗?
海外华侨工作千头万绪,不论是召开客家大会还是什么大会,都是目,抓住关公信仰这一条,就是统领华侨工作的纲,纲举目张,天下归心。


三,框定标准,让忠和义为当今社会服务。
众所周知,忠义二字是关公一生奉行的崇高精神,也是历朝历代学习和膜拜的榜样。但事实证明,如果我们泛用了忠义这两个字,它就是一把双刃剑。譬如,警卫员帮助首长干坏事,也被当成“忠心耿耿”,黑社会也拜关公、也是满口“义字当头”。其实,这完全是对忠义的伤害和背离。因此,框定为当今社会可以接受的忠和义的标准,应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提倡“忠贞”,(贞:“正”也,见《禹贡》)“忠贞”就是做到“惟正是忠”。也就是说,对于不正的人和事可以不忠,也不应当忠。
其次,我们提倡“正义”二字,就是要人们做到“为正而义”,不行不正之义。

人们普遍认为,当今社会是世风日下。如果以忠贞与正义为号召,像关公那样做一个“忠贞、正义的大丈夫”。人人“惟正而忠”,人人“为正而义”,一定会对社会风气起到击浊扬清的作用。事实上,一千多年来,对关公信仰的侧重也在不断变化,顺应时代潮流,为当今现实理念服务,是关公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应当是关公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关公信仰从一千多年前源自民间,也流行于民间,是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从民间信仰到国家祭祀,说明它不仅是帮助人们区分忠奸善恶,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历朝历代江湖与庙堂价值取向。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特别是从南宋到清末,离开了对关公文化的研究,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纸上谈兵。


正因为关公文化具有民俗信仰和宗教崇拜双重意义,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来探讨关公文化层面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有人说,关公是靠着人们传说的显圣、显灵才登上中国第一神明宝座的。在“无神论”者看来,不管是显圣还是显灵都是虚幻的子虚乌有。这也是许多研究者诟病关公的理由之一。诚然,谁也不能否认显圣、显灵对关公信仰和崇拜的助推力量。但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万千历史英雄和神话的人物中,唯独只有关公经常显圣、显灵?那只能说,丛关公一生让人们看到了太多的期望。他抱打不平,除暴安良;一心扶汉,忠心耿耿。他义薄云天,英勇无敌,威震华夏……希望关公为国杀敌,斩妖除魔,常在人间,本身就是一种寄托美好愿望的价值的选择。就像远古的先民曾经创造出许多美丽神话和传说一样,有关关公的神话故事,也是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宝库的优美篇章。


不论是关公一生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业绩,还是他死后显圣、显灵的传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他一生中践行的忠贞,正义和大丈夫精神,使他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无人企及的巨大功能,他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敬仰关公的人们共同投入对关公文化的研究之中,化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让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