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体现着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前辈的能工巧匠绝妙的运用建筑形式上的尺度和比例,布局上的节奏和韵律,形象上的比喻和联想,色彩上的搭配和对比等种种手法,既变化多端又协调统一,塑造了一座座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物,有的雄伟庄重,有的轻盈秀美,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淡雅清幽,堪称大型艺术品。面对这些闪烁着中华文化熠熠光辉的古代建筑,我们必须加以妥善的保护和研究,否则将愧对祖先和后世子孙。因此,保护和研究古代的建筑是落在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
第一讲 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建筑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前辈梁思成先生曾经这样赞美道:“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的、最长寿的。在历史上,其它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古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4000余年,一气呵成” 。
从历史发展上看,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里(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从穴居、巢居开始,逐步的掌握了一些营建房屋的技术,并利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形成了最早的房屋。这种原始的木架(骨架)结构,奠定了我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体系上的基本特征。数千年来,不管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可以说基本没有较大的变革,直到今天还在沿用着,只是由简到繁而已。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朝,建筑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西周以后,春秋时代的统治阶级营建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
中国大致在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在这期间,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诞生了(作者不详),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许多重要建筑制度,如王城规划思想以及版筑、道路、门墙和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度、工程测量技术。
从文献和其它遗物可以看出,东汉建筑取得了许多进展,如当时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木构楼阁逐步增多,砖石建筑也发展起来,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到两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利用道教和佛教作为精神的统治工具,因而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大量兴建,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和壁画。(现存的北魏时所建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就是我国最早的佛塔)。又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到唐中叶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42年)达到了极盛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河北赵县安济桥,是我国石拱结构的瑰宝(匠人李春发的创造)。唐代建筑主要有以下成就和特点:
第一,规模宏伟的城市规划。隋文帝时所建的大兴城(西安),以及隋炀帝时建的洛阳城,在唐代被进一步充实发展成为东、西二京(西京指西安,东京指洛阳)。
第二,建筑群体的布局有了空间感。(中轴对称)大明宫为例。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唐朝后期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大殿来看,当时木构架—特别是斗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说明当时已有了用材制度,反映了当时施工水平的进步。
第四,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者增多。唐代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式三种。
第五,建筑艺术日臻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例如斗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门窗朴实无华,屋顶舒展,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宋代这个时期制定出了《营造法式》(著),还规定了建筑上的模数制度,使设计与施工进一步规范化,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宋代建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都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晚上把广大居民关闭在里坊中,并有吏卒看守,以保证统治者的安全。到了宋朝都城就基本上改变。汴京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了。(里坊也成闾,每二十五户人家为一坊或里。)
第二,木构架建筑建立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中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材”分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的随之而来。以后各个朝代沿用,直到清代。
例如:
殿为九间至十一间用一等材
殿为五间至七间用二等材
殿为三间至五间或厅堂七间用三等材
第三,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比如唐代多采用板门、直棂窗,宋代则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等,木构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屋顶部分大量使用琉璃瓦。
第四,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高度。木塔到宋代已较少采用,绝大多数是阁楼式砖石塔。如河南开封秙国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金、元时期,建筑规模与质量都不及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做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很多构件被简化了。如洪洞广胜寺、芮城永乐宫等。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建筑业趋向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装饰也变得繁复琐碎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明代制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很大提高。
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发。
第三,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了。
第四,建筑群的布局更加成熟。如天坛、故宫的布局都是在明代形成的。
第五,官僚地主兴建私家园林蔚然成风。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
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包括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等级分明。定型化有利于成批建造,加速施工速度,但也使建筑形象趋于单调和重复。
清雍正十二年颁布的工部《工程的法则例》中列举了27种单体建筑的大木做法,还对斗拱、石作、瓦件等做法和用工、用料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比如:一座建筑的用材大小是拿“斗口”来权衡确定的,这也是大式大木建筑各件尺寸权衡的基本单位。比如数字的直径六斗口,高六十斗口等。
从建筑上,明清时期已使用了“千斤顶”,多刃的“刨子”,“手摇卷扬机”等简单器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清朝宫廷设有主持设计和编制预算的“洋房”和“算房”,对估算工料和验收都有着一套具体制度。这样,明清建筑继汉、唐及宋、元建筑之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由此看来,建筑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书,上面记载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的状况,同时也是我们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一节给大家讲: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和造型及空间布局
第二讲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和造型及空间布局
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基本上就是木构架结构体系。这种结构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完善,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与西方古典建筑的石砌结构体系相比较,自有其独特的构造原理与外观造型。
(一)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木构架共有三种不同形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其中,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
1、抬梁式
抬梁式也成“叠梁式”。这种木构架大体说来是先在地面上筑一个土台,台上安装石础,立木柱,再在柱上架梁。梁与梁之间用横向的“枋”连接,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在梁上再架檩,檩上架椽,这样层层叠置,最后用椽来承托屋顶,“骨架”就这样形成了。有了柱子承重,墙就可以灵活分割,不再承受重量,所以古代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这种抬梁式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府邸、住宅等建筑,也是木构架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抬梁式木构架在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 (图)
2、穿斗式
穿斗式与抬梁式不同的是,穿斗式没有梁,它把柱子布置的比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柱间直接用数屋枋或“穿”联系,但因为柱距太密,内部房间不太好用。其优点是节约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抬梁式和穿斗式往往是混用的。比如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这种木构架在汉朝就已经相当成熟,流传到现在。这种结构法在我国南方使用比较普遍。(图)
3、井干式
井干式木构架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商朝后期陵墓内已使用井干式。它的应用范围不广,消耗木材较大,主要用在盛产林木的林区。
(图)
谈到我国木构架建筑的基本特点,必须要涉及的就是“斗栱”。所谓斗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而成。斗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广,斗栱的层数也越多。中国古代的匠师早就发现斗栱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统治阶级也以斗栱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作为制定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前面讲过到汉朝,成组斗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栱的形式也不止一种,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逐渐趋于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周密的模数制,就是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唐宋时的斗拱比较肥大,明、清时斗拱较唐宋时小,而排列较唐宋密置,几乎丧失原来的结构机能成为装饰化构件了。
(图)
(二)基本外形
一般说来,我国这种木构架建筑的体形基本分为三大部分:即屋顶、屋身(柱墙)、台基。所以看一般宫殿的外观,通常是在巍峨的屋顶上,红色的墙面承座在层叠高大的台基上。
从屋顶的形式看,虽然都是坡顶,但变化十分丰富。古时候,排雨水和屋内采光使屋檐产生了矛盾,为了遮雨,屋檐就得大些,但是檐口一压低就会阻碍屋内采光,并且雨水顺檐落下会发生溅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汉代的能工巧匠发明了“飞檐”,也就是檐口向上稍翘,这样即满足了实际需要,又产生了轻盈飞跃的艺术效果。
我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处(翼角),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是四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屋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延伸出的曲线形,叫做“出翘”。“起翘”和“出翘”都是因处理角梁和椽子的关系而形成的。
古建筑屋顶的曲线不只在翼角和飞檐部分,其实在整个屋面上都呈曲线状,这种曲线的形成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举架”在起作用。举架使得屋顶斜度越往上越峻峭,越往下越缓和。
历代举架的高度都有所不同,在宋代、辽代以前建筑屋面的坡度一般都比后代低缓,自金以后逐渐加陡,到明清尤甚。屋顶坡度的陡缓变化时我国历代建筑演变的一大特征。
现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种基本构造形式介绍如下:
1、庑殿
庑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和“重檐”之分。重檐用于更隆重的建筑物之中,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等等。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
2、歇山
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无论是皇家宫殿、王宫府邸、城垣鹊楼、寺庙园林及商埠店铺等各类建筑,很多都采用歇山这种建筑形式。足见歇山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从外部形式看,歇山建筑是庑殿建筑与悬山建筑的有机结合,仿佛是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庑殿建筑上。另外,园林建筑中又在歇山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无正脊的卷棚歇山顶。
3、悬山
悬山建筑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也称挑山式建筑。一般多用于民居,有正脊和垂脊,两面坡。它的特点就是屋檐一直延伸到山墙以外,用来保护山墙。山墙的山尖部分,有时随着各层的排山梁柱而砌成阶梯形,也称“五花山墙”。
4、硬山
硬山建筑的屋面也是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且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也多用于民居,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应用广泛。它的形式与悬山差不多,只是屋檐不悬出山墙罢了。
5、攒尖
攒尖建筑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他的形式很丰富,既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圆形、方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古典园林中各种不同形式的亭子,多属于攒尖建筑。在宫殿、寺庙中,也有大量攒尖建筑。如北京故宫的中和殿、北海小西天的观音殿,都是攒尖宫殿式建筑。
此外,还有长平顶及单坡顶,是最简单的屋顶形式。一般出现在我国西北干旱少雨地区的民居中。实际上,民居中很多屋顶都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
(三)古代构架结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如下一些优点
第一,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中国的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一样,在平面上可以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柱网。柱网的外围,可在柱与柱之间,按需要砌石墙壁,装门窗。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荷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做成各种门窗大小不同的房屋,也可做成四面通风,有顶无墙的凉亭,还可做成仓库。在房屋内部各柱之间,则用格扇、板墙等做成的轻便隔断物,可随需要装设或拆改。中国历史上有预先制作结构运至现场安装的记载,也有若干拆运成批宫殿异地重建的记录。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无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的房屋,只要在房屋高度、墙壁与屋面的材料和薄厚,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加以变化,便能广泛地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
第三,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木构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节点所用斗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而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第四,材料供应经济方便。中国的木构架建筑在防火、防腐方面虽然有着严重的缺点,可是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内,木料比砖、石更容易就地取材,可迅速而经济地解决材料供应问题,因此,木结构仍然广泛地用于一般建筑。
第三讲
一、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商朝宫室已有成行的柱网,当时已产生了“间”的概念。一座建筑的间数,除了少数例外,一般都采用奇数,这种方法春秋时代就有了讲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又称前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但也有纵横二轴线都是主要的,以及只是一部分有轴线或完全没有轴线的例子。
庭院的布局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门字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封闭性较强的四合院。这样的布局方式来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也适用于居住建筑,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区别,保证了居住安全,形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一个庭院建筑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采用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双方都扩展的方式,构成各种组群建筑。第一种纵向扩展的组群,它的特点是沿着纵轴线,在主要庭院的前后,布置若干不同平面的庭院,构成深度很大而又富于变化的空间。第二种横向扩展的组群,在中央主要庭院的左右,再建纵向庭院各一组或二组。第三种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建筑可以北京故宫为典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组群,堪称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群的典范。
三、古代建筑名词术语
到建筑前结合实物件
1、平面 2、间 3、面阔 4、进深 5、外间、次间、档间、尽间 6、台基、柱、柱础、柱顶石 7、台阶 8、垂带不 ?
9、平板枋 10、斗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