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公文化 > 文化漫谈
关帝信仰管见
2014/11/23 10:20:53   次浏览

关帝信仰是人们的心灵被关公的忠义仁勇楷模形象的所震撼在自己灵魂深处自动建立起来的产物。人们由于信仰关帝,纷纷建庙宇、定吉日、制仪规祭祀朝拜关帝。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关帝庙宇,同样对关帝信仰的传播、壮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信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无其不有,大多经不起岁月的冲淡而烟消云散。而关帝信仰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信仰的人群越来越多,地域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关帝信仰不仅能给人带来今生后世的幸福,而且也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宁,使人的生活充满意义和希望。本文主要从关帝信仰的初始、关帝信仰的形成、关帝信仰对晋商产生的影响、关公显圣对关帝信仰的催化剂作用四个方面浅谈关帝信仰。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帝庙鳞次栉比,几乎村村都有关帝庙,数不胜数,全世界,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帝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关公是一种精神,但我认为关公更是一种信仰。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山西解梁人。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义、仁、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一、关帝信仰的初始
早在南北朝时,南朝的陈国皇帝陈伯宗为了借用关公“忠义”的威名维护自己的政权,就开始大肆渲染“关公显灵成神”,于是在光大年间(公元567--568年),兴师动众在关公大义归天的湖北当阳城东30里的玉泉寺附近为关公立庙祭祀。之后,关公显灵护佑百姓的佳话越传越广,关公故里人更是积极响应,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解州城西选址,建立了一座规模大,规制高,建筑宏伟的关帝庙宇。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崇信道教,演绎出由张天师请来关公战蚩尤,修复解州盐池的神话。把关公和道教、神权合为一体,由朝廷下令在全国大修关庙,同时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让道士进驻庙内奉祀香火。此后,从南宋朝廷到清军入关前的满族统治者都懂得利用关公的“忠义”来笼络人心。清代皇帝也不断加封,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两次给解州关帝庙赐赠匾额,公元1760年选用了“神勇”二字,公元1776年又传谕在“神勇”之前再加上“灵佑”二字。
由于关公的“忠义”形象同时也被广大中、下层群众所拥戴,有所谓“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的说法。因此,生活在中、下层的民众及侨居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了互相联络,增强团结,纷纷踊跃集资,在各地自发修建关帝庙。“一县一文庙”几近为官方行为,“一村一武庙”却成了官方与民间的自发行为,包括东南亚各国几乎是所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帝庙,拿我国台湾为例,全境包括马祖庙、文庙、土地庙、城隍庙等各神神庙计有1600座,其中有800多座庙宇中以祭祀关公为主,单一供奉关公的庙宇数量更是远远超过其它各神庙宇。关公英名因此而遍及海内外。关帝庙宇是人们信仰关公的载体,关帝庙宇是人们祭祀的圣地,也是人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洽谈论事的绝佳场所。
        二、关帝信仰的形成
前面谈到我国庙宇中数关帝庙数量最多,自然朝拜关公的信徒也就是天下第一了,信仰关公的人就理所当然了。连美国的关公信徒至少有20万人,里根为了竞选总统还专门到旧金山关帝庙拜关公。而在国内的关公信徒条件一般的,都会在当地关帝庙,条件允许的关公信徒不远千里到关公故里解州这座最正宗、最气派,并藏有不少皇帝御书牌匾的地方祈求祷告,以求平安。解州关帝庙形成后,历代朝野官员不断前来祭祀朝拜,周围的百姓也不断顶礼进香祈求富贵平安,形成了关帝信仰的雏形,加上文人墨客不惜重笔对关公进行艺术渲染,历代各朝的祭祀活动屡来屡加隆重,关帝信仰屡加兴盛。直至五代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关公信仰由州府确定了具体时日,每当这个时日,人们从大江南北涌起庙园,叩头焚香,祭祀朝拜。史志描述关公信仰盛况是“人肩摩撞”,一些异地信徒在祭祀朝拜的同时,把他们带的物资交流,又将解盐运回本埠,形成了财物交流。到了宋代,仁宗于庆历初年,委派包拯为三司使,责包拯亲临解州梳理关帝信仰秩序,惩治盐霸,受到百姓爱戴。关帝信仰(信俗)根据农时季节分春秋两次,定位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全国各地较远的信徒为了赶赴关公祭祀日,一般都是正月初五团圆饭一吃便驾车启程,奔赴解州。新疆、西藏、广西、云贵信徒更是如此。届时,解州城内的大街小巷住满了异地贾民、卖艺的、戏班子、杂耍,赌场十分活跃,口外的皮货,四川的药材,湖北的竹器,浙江的丝质绸缎,景德镇的瓷器等四方货物云集于此。河北、河南等许多异地药商还在解州设立会馆。关帝信仰祭日期间,各地药商到解州后首先要拜见药商大亨“中兴复”,然后由解州药材会馆统一安排管理。药材市场又分为粗药市场和细药市场,粗药市场以经营中草药为主,细药市场以经营膏、剂、丸、散为主。最大药材大贾是中兴复药行,该药行约有三百年历史,在全国四大药材市场名声显赫,因而各地药商大小事情都要与中兴复协商请教,甚至打出“川、广地道药材”的横幅也要通过中兴复方可悬挂。药材市场的兴起,与关夫人密不可分。据记载,求医问药之事来源于农历四月初八古庙会,因为在公元948年,由关夫人这位“医药之神”而在解州兴起的一年春秋两次祭祀关帝活动,那时东西南北的医药大家都会汇集解州,做事之前就是到关帝家庙先拜关帝,后拜娘娘讨教。另有一说,也许是因为在中条山下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山,一遇大旱,街坊领居口干舌燥,引起上火、口疮之类的小病经常会有。这时,关夫人就会将她自己采的“娘娘草”泡制给村民百姓使用,民众们一一康复。现在的关帝家庙娘娘殿中还现存有保留下来的药签,求之每每起奇效。与药材市场同时产生的钱号有晋益协、丰盛永等。负有盛名的是山西万荣阎景村李善人李子用创立的自立厚、自立荣、自立忠、自立泰、自立信、自立教、自立永、自立恒等八家商号,经营范围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论何类商号、钱号、杂货店等凡来赶祭祀朝拜日者,必先向关帝爷敬上香火,以求买卖红火,财源滚滚,生意兴隆,平平安安。
关帝信仰的逐日兴盛,极大地带动了物流、人物和信息流,促进了各地庙会的迅猛发展,山西商人的足迹也踏遍了大江南北和黄河两岸。正如清史学家郭松义所说:“明清以来,山西商人遍布全国”,当时全国各地的许多祭祀关公庙,就是由山西商人出资修造的,其他商人受其影响,相互效仿,因此形成关帝信仰的风气。
        三、关帝信仰对晋商产生的影响
关帝信仰对晋商产生的促进作用不可抹杀。从史实来看,明清以来,关帝信仰带动了全国各地庙会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流和物流,而是由于民众信仰关帝的心里作用逐渐衍变成一种无官方组织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现实融合,尤其是早期关公信仰法定日不但带动晋中一带商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与陕西接近,特别解州的盐业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所以秦晋商人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都是远途贩盐活动,自然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和市场上的云谲波诡,出于平安、求财、避凶的各种需要,希望得到关公神灵的庇护,更重要的是关公是山西人,祭祀关公除了其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耀感之外,他们都还存在着一种“亲不亲,家乡人”乡井情缘,总以为有乡亲之情的关老爷会尽力庇护自己。所以,这些商人除了定期或不定期到附近的关帝庙祭祀外,还在各自的商贸基地大兴土木,建筑会馆,敬奉关公,如甘肃临夏的山陕商号由于获利巨大,便认为是神灵赐福;杭州的山西会馆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早被选定为世界历史博物馆馆址;河南开封的山陕会馆特定的旅汴同乡于五月十三日聚集,齐三牲大祭关帝。由此看出,关公形象渐而衍变成明清时期商业的精神领袖已是水到渠成,这种无形的关帝信仰促动着中国商业进入了绝对的鼎盛期。其中不乏商人们把关公“忠义、守信”的人格之本运用在商业的活动之中,关帝信仰成为商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四、关公显圣对关帝信仰起催化剂作用
 一千四百余年来,关帝屡屡显圣,感应异常,所谓无处不现身,非常人所能够想象。仿佛随时都可见关老爷的圣容,他保国护民、惩恶扬善的事迹遍及中华大地的每一角落。如一目观之,万川影现。关帝信仰,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不仅在华人,甚至在各国人民,不仅在文化界,更多的在经济界和社会各阶层,已经具有了广泛影响力和认同感。关帝信仰已经超越国界、民族、人种、政治、阶层,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信仰,关公“忠义仁勇”的优良品质更是如今社会做人做事普遍遵守的原则。在目前形势下,大力弘扬关帝信仰,对传承优秀文化、提升人群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凝聚华夏儿女、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搭建国际平台、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统一有着重要作用。关帝信仰作为世界通行的文化符号,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她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