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公文化 > 文物保护
明代适景园与关帝庙
2021/3/25 14:16:26   次浏览

国家图书馆藏小细管胡同关帝庙内明代“汉寿亭侯庙碑”拓片

  众所周知,北京东四北大街什锦花园胡同是一条极具传奇色彩的胡同。这条胡同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明朝时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能战功赫赫,永乐元年被封“成国公”,后建起私家园林“适景园”。经过几代的建设,适景园名冠京师。如今的什锦花园胡同中部就是适景园的故址。

  在什锦花园胡同中部拐弯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南与什锦花园胡同相交,北接魏家胡同,狭窄又曲折,这就是小细管胡同。不为人知的是,小细管胡同13号(旧9号)曾有一座关帝庙,它位于适景园旁,更重要的是这座关帝庙还与适景园主人有直接的联系。

  如今,关帝庙大部分建筑已不存,但幸好还存有“汉寿亭侯庙碑”的碑文拓片(收藏于国家图书馆),通过碑文,人们能够了解这座关帝庙的相关情况。

  关帝庙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是为了纪念第七代“成国公”朱希忠、朱希孝兄弟二人而建。

  朱希忠,字贞卿,号葵亭。第六代“成国公”朱凤之子,自幼读书,聪明机灵,嘉靖十五年袭爵第七代“成国公”,时年21岁。朱希忠曾对嘉靖皇帝有救驾之功。嘉靖皇帝住在西苑时,朱希忠是皇帝能随时召见的为数不多的官僚之一。朱希忠后来还被指定为辅佐太子的重臣。万历元年,朱希忠去世,被追封定襄王。

  朱希孝,字纯卿,与朱希忠同为陈夫人所生。在锦衣卫任职时年仅17岁。他忠心耿耿历经三朝始终如一。万历二年去世,追赠太傅。

  通过碑文可知,碑文由黄廷用撰写。黄廷用,生于明弘治十三年,福建莆田人。22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授为翰林检讨,51岁擢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60岁升为工部右侍郎。

  嘉靖三十一年,即1552年,是黄廷用擢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的第二年。黄廷用被任命撰写“汉寿亭侯庙碑”,这是一种非常荣耀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黄廷用是福建莆田黄滔的后裔,莆田黄滔祠堂如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从这个祠堂里,曾经走出进士78人。

  如今,莆田东里巷还有黄廷用故居“冬卿旧第”,因黄廷用官居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故称“洗马埕”。

  当年,汉寿亭侯庙经过占卜后,选中“都城东北隅”吉地,虽占地面积不大,但门窗墙壁粉饰一新,“后寝前堂”功能齐备。因为它与“适景园”紧密相连,而且又是为“成国公”朱希忠兄弟二人而建,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小细管胡同的关帝庙就是成国公的家庙。

  小细管胡同狭窄曲折,这座关帝庙并不为人熟知。清朝《乾隆京城全图》中画有小细管胡同的关帝庙,不过,除了“关帝庙”三字之外,并无其他记载。在记载历代北京庙宇史料最为详备的《北平庙宇通检》(1936年出版)中,也检索不到小细管胡同的关帝庙。

  不过,幸好有其他资料记载了这座关帝庙。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中记载:“关帝庙,坐落内三区小细管胡同九号,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庙内法物有泥塑一尊,铁磬两口,铁钟一口,功课本二本,另有石碑一座。”

  另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次溪编辑出版的《北平庙宇刊刻目录》,还将小细管胡同明代“汉寿亭侯庙碑”收录其中。1936年,北京第一次寺庙总登记时,这座关帝庙变化不大,只是泥塑神像增至三尊,却没有登记石碑。1947年北京第二次寺庙总登记就更简单了,只记录了当时的住持(海瑞)以及登记日期。

  20世纪末,人们对于这座关帝庙的关注逐渐增多。199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区卷》“祠寺道观”第55条就记载了小细管胡同13号的关帝庙。当时,尚存大殿三间及部分配房,殿东墙角处砌进一座石碑,就是明代“汉寿亭侯庙碑”。

  当代著名画家郑希成先生的钢笔白描画集《京城民居宅院》中,在描画马辉堂花园(魏家胡同18号)时,右下角就绘有小细管胡同关帝庙半幅平面图(中轴线偏东部分),山门、前殿、后殿及西配殿、厢房等建筑。

  20世纪70年代,笔者也曾在小细管胡同居住,9号大庙(今13号)位于胡同中部坐北朝南,门前的小广场上用老北京城墙的城砖修建了一座公用厕所。山门也已改成随墙的院门,院内的享堂早就没了,前半部分东、西配房重新翻盖,高大的寝殿伫立在正中央,住着3户人家。而那块明代“汉寿亭侯庙碑”,便镶嵌在大殿外侧的东墙上,院里的住户挤得满满的。如今,这座碑是否还在小细管胡同无法证实,关帝庙也已完全变成民居。

  根据笔者的统计,在《北平庙宇刊刻目录》中,明代关帝庙碑刻有二十一通,在嘉靖三十一年及之前(含小细管胡同“明汉寿亭侯庙碑”)的仅有九通。小细管胡同的“汉寿亭侯庙碑”,或许是明代适景园遗存的唯一印记。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