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公评略 > 封号
关羽的封赐与神庙
2017/4/21 14:41:20   次浏览

关羽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被吴将潘璋斩于临沮后,三百七十多年姓字不彰。在《世说新语》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野史杂记中,记载故事最多的三国人物是曹操,诸葛亮等,基本上没提到关羽。梁以后,关羽显灵的传说开始由荆州等地逐渐向全国扩散。梁末有“陆法和假神以虏任约,梁宣帝咨神以拒王琳”的传说。陈废帝光大年间(567—568),智顗禅师至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爱此山佳胜,欲建寺,而沮洳旋绕,无基可卜。智顗乃入定乔木之下,见金甲神对他说:“余汉寿亭侯也,愿舍此地为挂锡处,请安禅七日,以观其效。”至期之夕,万壑震动,风号雷加,化湫潭为基址(见《秋镫丛话》)。这自然是佛教徒编造出来以神其教的说法,但由此可见关羽在陈朝已开始被荆州等地的人民神化,不然,智顗也不会利用关羽来神其教了。一说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俞樾:《关帝》,《茶香室三钞》卷十九)。隋开皇十二年(592)晋王杨广为智顗奏请在玉泉山建寺,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寺西北三百步,有关羽遗庙。开皇十三年至十四年(593—594),智顗在玉泉寺讲授《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其间曾举行盛大仪式,为关羽亡灵授“菩萨戒”,关羽于是成为佛弟子。智顗为天台宗创始人,由于智顗的弘扬,关羽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智顗是一代名僧,曾博得陈、隋两朝数帝及四方道俗隆礼,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余人,他附会关羽之事,当对提高关羽的知名度起了很大作用。自此以后,玉泉寺屡圯屡葺,香火不绝,关羽之名也逐渐为人所知。可以说玉泉寺是最早祭祀关羽的寺庙。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摅《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这说明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缁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慢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记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罹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玭挈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庑下有关云长像。”潼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洪迈:《关王幞头》,《夷坚志·支志·甲》卷九)。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右为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关羽并未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颜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64人图形焉”,这64位配享者包括范蠡、孙膑、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礼乐五》,《新唐书》卷十五)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64位配享者之一。

不过,终唐之世,关羽在官方祀典中无足轻重。至北宋初期,宋廷以“关羽为仇国所擒”,一度曾将关羽撤出武庙陪祀的位置。只是到北宋中叶以后,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敕封。至宣和五年(1123),在礼部的奏请下,徽宗方“令从祀武成王庙”。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祀典中地位有所提高。但总的说来,明代以前关羽在官方祀典中地位较低,也不稳固,其形象受佛教化和道教化的关羽的较大影响。

元末文学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精心刻划了关羽的英雄盖世,在战火兵燹、勇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对关羽的描写最具象征意义:“温酒斩华雄”、“诛颜良”、 “杀文丑”、 “斩秦琪”等意在表现他万人无敌的勇武;“临江会”、“挑锦袍”等情节突出他大无畏的“神威”; “刮骨疗毒”,刻划了他“大丈夫”气概。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发誓决不“背义忘恩”。结义后, 以誓扶汉室为目标。在魏、蜀、吴三国的军事斗争中,关羽以“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的英雄实践,舍身而取义。 自北宋起,诗词、杂剧、小说、戏曲等,奉关羽为忠义榜样、道德楷模进行讴歌渲染。封建帝王对关羽步步追封,愈封愈隆:由候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神,关公作为历史人物终于走上了神坛。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帝建安二年(198年), 曹操表封其为“中郎将”。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授予“徐州太守”。

建安五年(200).二月,曹操表封其“偏将军”。

建安五年(200年),庚辰四月初八日,曹操上表求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授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令关羽“董督荆州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再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蜀汉后主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曰“壮缪侯”。

此后约八百年间,关羽并无帝王问津。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赐关公玉泉祠额曰“显烈庙”。

宋徽宗祟宁元年(l102年),追封“忠惠公”。祟宁三年(1104年),改封“祟宁至道真君”。

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再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敕封“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加封“英济王”。敕告:“生立大节,与天地并传,殁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

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洪武元年(1378年),复原封“汉寿亭侯”。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敕建祠庙于顺天府(北京)正阳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并敕旨建江南江宁府(今南京)关庙。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赐庙额曰“忠武”。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重订洪武二十七年封号之误,以“汉前将军汉寿亭侯”为正。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崇封“协天大帝”。

万历十八年(1590年),加封“协天大帝护国真君”。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关林木坊成,万历皇帝赐坊名“义烈”。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敕赐解州关庙为“英烈庙”。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崇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使关羽的封号达到顶峰,关羽成了一位与皇帝平级的高级神灵。另外在明代,还把关羽的地位与文圣人孔子等同,把孔庙称为文庙,把关庙称为武庙。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云:“关夫子之称始于明季”。明代关羽庙遍及各个角落,祭祀频繁。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十月,钦差司礼监太监李恩,捧九旎珍珠冠一,素玉带一,蟠龙袍一,黄牌一,书万历三十三年封号十有六宇,至正阳门关庙献之,建醮三日颁行天下,并敕旨到解州,择圣帝嫡系后裔三人,恩赐世袭博士二人,一博士守解州关庙承祀,一迁当阳关陵奉祀,又赐一世袭奉祀生员,适洛阳关帝冢承祀。

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重颁万历三十三年封。

清太祖顺治九年(1652年),祟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并恩赐解州、洛阳、当阳三庙帝裔原衔,承祀关庙。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驾幸解州拜谒关庙,亲笔御书“义炳乾坤”匾以赐。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加恩洛阳关林帝裔,赐翰林院五经博士衔,世袭承祀。

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钦命礼部避关公讳。

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皇上驾幸嵩岳,御制祭文,赐书“声灵于铄”匾,并御书:“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遣官致祭关林悬挂。

乾隆二十年(1756年)二月初一日,钦赐北京关庙龙袍、玉带一、铜圭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上为解州关庙钦定匾额书“神勇”二字。至此,关羽及武庙逐渐获得与孔子及文庙相当的地位。

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降旨加谥“灵佑”二字。

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谥“仁勇”。

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十三日降旨加封“威显”二字。至此洛阳城南葬关羽灵首之庙被祟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洛阳关林由此得名。

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加封“护国”二字。并为解州关庙御书“万世人极”匾额以赐。

咸丰四年,加封“保民”二字。

咸丰五年又加封“精诚绥靖”四字。并加封三代王爵。为曾祖光昭王,为祖裕昌王,为父成忠王。

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加封“翊赞”二字。

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加谥“宣德”二字。

清代九个皇帝加封谥号长达26字,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十六日,皇上奉皇太后止辇洛阳,九月十九日幸伊阙,并莅关林瞻礼,皇太后御书“威杨六合”和“气壮嵩高”匾,皇上御书“光昭日月”匾以赐,并发帑银2000两修茸关林。</FONT></P>

元人郝经在《汉义勇武安王庙碑》中说关羽 “解梁人,起义于涿郡,战争于徐兖,奔走于冀豫,立功于江淮,而殁于荆楚。其英灵遍天下,故在所庙祀,福善祸恶,神威赫然,人咸畏而敬之,而燕赵荆楚为尤笃,郡国州县、乡邑闾井皆有庙”(《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三十三。郝经此记作于蒙古海迷失后元年己酉即公元1249),当宋理宗淳熙九年)。这段话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早在元代,关羽及其祠庙已遍及华夏。

随着《演义》及其塑造的关羽形象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关羽崇拜在官方祀典中的地位在明中叶以后发生了较大变化。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即敕建关庙于金陵鸡笼山之阳。(《南京神庙》、《京师九庙》,《明史》卷五十,中华书局1987年版)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又“庙祭于京师”。(孙承泽:《汉寿亭侯庙》,《天府广记》卷九)成化十三年(1477),“又奉敕建庙宛平县之东”,作为太常寺官祭场所,每年定期于五月十三日拜祭。(《南京神庙》、《京师九庙》,《明史》卷五十)凡“国有大灾则祭告”。

伴随着关羽在官方宗教中地位日尊,它在民间也日益普及。早在明代,关庙已有“祀遍天下”之说,(蒋一揆:《正阳门庙》,《长安客话》卷二)“其祠于京畿也,鼓钟相闻,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关帝庙》)至清代,关庙之多,更有“天下关帝庙,奚啻一万余处”(薛福成:《亡兵享关帝庙血食》,《庸庵笔记》卷之五)之说,所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赵翼:《关壮缪》,《陔余丛考》卷三十五)。雍正皇帝也认为:“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筮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思瞻依,凛然若有所见”。(于敏中等:《城市》,《日下旧闻考》卷四十四)难怪清人不无感慨地说:“予尝谓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举天下之人,下逮妇人孺子,莫不归心向往,而香火为之占尽。”(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另外,关羽还被许多秘密宗教、结社所崇拜。(黄育缏:《破邪详辨》,《清史资料》第三辑)

正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如此深入民心,明清时代的人,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庶民百姓,在崇拜关羽时就很容易将这一形象附加于关羽崇拜之中,使关羽神格中的忠义因素更为突出。嘉靖十九年(1540),都御史杨守礼重修宁夏总镇汉寿亭侯旧庙,他在记文中即称:“侯平生雅好《春秋左传》。盖《春秋》以尊王室,攘夷狄,诛乱讨贼,孰典庸礼为义。侯之所以拳拳于昭烈(刘备)者,良有以夫!”(《汉寿亭侯新庙》,嘉靖《宁夏新志》卷之二)万历年间(1573-1619)宁德知县高愈谦创建该县武庙记文中则有“秉烛一节,可对天地,耿耿射人,照耀千载,谁不钦其风而倾其义也”等语。(《坛庙》,《宁德县志》卷二,乾隆四十六年刊本)至一般平民,据美国学者周锡瑞教授考察,清代以三国故事编成的武戏在鲁西极为流行,关羽等人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主要神祗,清末义和拳对此即多有借鉴,许多拳民在降神附体的仪式中都自称关公。(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应该说,明中叶以后关羽崇拜在官方祀典中地位日尊和在民间的日益普及,与同期《三国演义》及相关戏剧、戏曲等民间文化对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影响是分不开的。后者不仅为关羽在社会各阶层中地位的变化奠定文化基础,而且也成为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文化资源。


关羽为何干百年来受世人敬奉?纵观关羽一生,有以下几点被后人称颂。关羽出身贫寒,但他不畏权势,一身正气。因此被视为正义的化身。关羽对朋友讲义气、讲信义,又被视为忠义的化身,关羽通晓武艺,胆略过人,作战勇猛,还被视为勇猛的化身。由于关羽身上所具备的忠贞、信义、勇猛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正是古代社会中统治者、士大夫、普通民众、甚至三教九流都需要的品性。所以关羽被后人推祟、甚至神化。自北宋起,历代小说、戏曲史书等,极力美化关羽,特别是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更成为书中着力刻划描写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家喻户晓,被称为“忠义”的榜样。帝王们需要死心塌地为其服务的忠实官吏和驯服的子民,故而一再对关羽的亡灵进行追封,其目的是利用关羽在民众中的影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关羽由此变成了一尊神,被人供奉。成了一个被世人神话了的人物。在古代,从古代帝王、官吏,到一般平民百姓、富商,都把关羽当作神来鼎礼膜拜。人们相信他能呼风唤雨、驱邪降魔、招财进宝,对他的信仰、崇拜甚至超过了另一位与他相提并论的孔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