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述研究 > 杂谈
文化漫谈—商界对关公的崇拜
2018/4/25 9:36:34   次浏览


商界崇拜关公盛行于明清之际。晋商是商界崇拜关公的倡导和发起者。商界的关公崇拜大致经历了这样一条轨迹:由晋商率先发起,进而其他商帮纷纷响应、效仿,然后扩展成为商界共同敬奉的商业保护神和财神。

明清两代,晋商足迹遍天下,开创了辉煌的业绩。为了巩固和提高整个商帮的地位,为了建立一个维系和凝聚整个晋商群体的情感纽带,为了寻求一个深孚众望、且能为他们消灾降福,庇佑他们财源广进、生意兴盛的精神支柱,也为了展示自身雄厚的实力,树立和宣传自己的商业形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晋商会馆。到清代,大凡繁华都市、水陆码头、交通要津、商业集镇都建有晋商会馆。每一处会馆建筑都以关庙形式出现,采用宫殿式布局,楼阁殿宇之辉煌,建筑装饰之华丽、资用耗材之巨大,均为其他建筑望尘莫及。许多保存至今的会馆关庙都成为当地的文物瑰宝,人们观览之后,无不赞叹称绝。这些分布于各地的会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融会馆与关庙为一体,以关公为祭祀和崇奉的主神。张焘《津门杂记》云:“山西会馆栋宇巍焕,局面堂皇,内祀关圣帝君。”这里既是他们集会、议事、处理商务的办事机构,又是举行祭祀和酬神的场所。

 

晋商敬奉和崇拜关公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原因。其一,山西商人与关公有亲密的地缘联系,选择关公为精神领袖顺理成章。《重修河东会碑记》提出:“尊帝即所以笃乡谊也。”王轩所撰《山陕会馆碑记》云:“山陕所属之地,广袤不下数千里,腰缠橐装者不谋面,一历斯境,遂人人切桑梓之情,而且莅之以神明,肃之以瞻拜,俾相识相敬相和睦,联秦晋为一家,结恩谊于异域,其盛举也。”长期在外颠簸闯荡、谋生立业的山西商人,本身都有较为浓厚的乡亲情结。当他们事业有成、雄据各方之后,为加强同乡商贾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和凝聚晋籍商人的力量,需要一位广为认同、万众拥戴的精神领袖。

其二,崇拜关公的风尚在明清时代已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关公不仅因“精忠贯日”、“大义参天”,而“圣德服中外,英名震古今”;而且还戴有佛教“护法伽蓝”、道教“协天大帝”、儒家“武圣”等至高无上的神圣“头衔”。晋商可以凭借关公的神化地位,扩大商帮的声势和影响,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三,关公的“忠义、仁勇、诚信”等精神品质,与早期创业阶段的晋商精神,以及他们发展壮大后所遵循的商业伦理观念之间有着潜在的相同之处。晋商不畏千里跋涉之艰险,不惧严寒酷暑之煎熬,克服异地他乡生活习俗之迥异,语言沟通之障碍,忍受无数的冷遇与不公,一步步发展成富甲天下、名震四方的商界巨擘,这实际上是对关公“勇武”之勇的延续和扩展。晋商从挟资贩货到坐地为东,他们所秉持和坚守的以诚待人、以信行事、以义制利,与关羽精神中的“忠诚大义”也是一脉相通的。明代晋商王文显就曾说过:“凡事以道德信义为依据”;清代著名晋商乔致庸也提出:“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基于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的吻合,商人们除了一般的训导、教育之外,通过崇奉和祭祀关公,对他们子弟、雇员进行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的熏陶和灌输,以期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纳入“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的轨道,实现“资业益饶”的目的。

其四,由于的清代关公的神职提高、神能扩大,富商巨贾也祈望万能的“关圣”能为他们惩邪镇恶、降福消灾、护佑平安、祛病延寿,“庶几自天佑之,共蒙神庥于无疆也已”(《聊城山陕会馆众商重修关王帝君大殿录》),实现家业永存,财资兴旺,富及百代的理想。

晋商对关公的热捧与崇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修建会馆关庙不惜重金,“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建筑规模宏大壮阔,装潢修饰富丽堂皇,其雍容华贵堪与皇家建筑媲美。如《洛阳潞泽会馆关帝庙新建碑文》记载:“新关帝庙...规模宏远,庙貌巍峨,极晕飞鸟革之奇观,穷丹楹刻桷之伟望。”二是在众多的会馆和关庙内,关公在受供奉的诸神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通常都以关公为主神,配以火神和财神,而有些地方则汇集了民间信奉的诸多神祗作关公的陪祀,如山陕聊城会馆就有河伯、炎帝、药王、财神、瘟神、酒神、老君、马王等8位配享。三是在议定重要商务事宜,或签订大宗贸易合同时,往往在关庙的拜殿亦即关公塑像前举行仪式,意在借关公的神圣威严,约束同仁们谨遵规则,恪守信誉。四是除了日常的焚香祝拜之外,每逢关公诞辰和重要节庆都要邀请名气较大的社班前来演戏酬神,场面十分隆重,气氛格外热烈。至今,许多会馆遗迹中还保留着许多戏楼、戏台。五是对关公的赞颂、褒扬极尽誉美之词,把关公的忠义、勇武、神奇夸饰到极致。匾额中,诸如“义冠古今”、“峻德参天”、“信义昭著”、“义不苟取”、“人伦师表”、“英风峻德”等举不胜举。楹联中,如河南社旗关庙有“乃神乃圣震古烁今,至大至刚叁天两地”之句;碑文中,如北舞渡山陕会馆《创建戏楼碑记》云:“山左有孔子,道德高于万山,世士人重其文也。然有文以为之经,必有武以为之纬。惟我关子生于山右,仕于汉朝,功略盖天下,神武冠三军。尤可称者,秉烛达旦,大节垂于史册,洵足媲美孔子,躬当武夫子之称。”

 

在晋商带动下,陕西商人、安徽商人、山东商人、河北商人、河南商人、江浙商人、闽粤商人纷纷起而效仿,普遍崇奉关公。在他们所建的会馆如禹王宫、川王宫、天事庙中,或为关公设殿,或为关公塑像、设牌位,祭拜关公。也有的在当地原有关庙基础上加以扩建重修,作为会馆。

受各大商帮尊奉关公之风的影响,工商各业也争相迎神入门,祭奉起了关公。有的行业奉关公为行业祖师,有的则尊其为保护神。

皮箱业和皮箱行,奉鲁班为祖师爷,还供关帝、增福财神二保护神。皮箱行庙中三尊神像的位置是关帝居中,鲁班、增福财神各居左右。大殿有楹联云:“伏魔称大帝规矩师万世通财宇庙;忠义贯古今墨绳宗万代锡()我福泽。”皮革业所奉有关公等,如包头的白皮坊和苏州的硝皮业皆奉关公。据《九行十六社》载,包头的皮行和成衣局联合组成“威镇社”,每年三月十八日在关帝庙过会,供关云长为祖师。

 

烟业有水烟业和旱烟业之分,所奉之神有关公等。香烛业也奉关帝为神,北京香业还曾为关公设贺献戏。成衣业(即裁缝业)所奉祖师有关公等,如包头成衣业奉关公为祖师。厨业分为厨师业、饭馆业、酒席业等,厨业所奉的祖师有关公等十多个。包头厨业,包括饭店、饭馆、稍麦馆和单干的厨师们,组织了“公义仙翁社”,“每年八月十七日在关帝庙过会,供关帝为祖师”。有的地方的豆腐业奉关公为祖师,理由是关公年轻时卖过豆腐。屠宰业、肉铺业所奉祖师有关羽、张飞等,因关公用刀、张飞曾卖过肉之故。糕点业又称糖饼业、烘炉行。据《北平各行祖师调查纪略·大饽饽铺之祖师》载,明清之时,北京的糕点业奉雷祖闻仲为祖师,以关公、赵公明、马王、火神为配神。干果业经销花生、栗子、核桃、杏仁等干果,该行祭关公。理发业所奉祖师有关公等6位,南京剃头匠奉关公为祖师。《炳烛里谈》记南京诸业祭祖时说:“剃发匠祀关圣,以其用刀。"骡马业也奉关公,如清代北京东四牌楼有马市,聚集着做马骡驴生意的马行、骡行、驴行中人。离东四牌楼不远的东岳庙中有马王殿,为马骡驴行祭马王之所。据《基尔特集·东岳庙》载,东岳庙马王殿又称关帝庙,内供三尊神像为关帝像、马王像、通兵元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