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代精神 > 忠
忠县有十大人物:彰显“忠义”精神
2019/1/9 15:21:32   次浏览

巴蔓子“刎颈留城”,“以忠侍君(国),以义待民”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忠州人传承中,形成了厚重的“忠义”精神。忠勇诚信、勤劳善良的忠县人民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美德代代相传,让“忠义”发扬光大。直辖十年,三峡大移民、西部大开发,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造就了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勤劳善良的忠州人民秉承了“忠勇诚信、勤学实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谱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移民先锋监察楷模——张兰权

张兰权,男,中共党员,忠县监察局原副局长,2001年6月9日不幸病故,时年37岁。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监察干部、2001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0年10月,已身患重病的重庆市忠县监察局副局长张兰权主动向组织请缨,到移民外迁工作最难的洋渡镇搞动员工作。在工作中,他不分昼夜地操劳,病越来越重,人越来越憔悴。在送移民到山东“对接”前夕,他又不幸左脚膑骨摔成了线形撕裂性骨折。但他不顾领导和家人的劝说,强忍着疼痛,和移民一道坐上了东去的列车。在三天两夜的漫长行程中,他始终与移民同坐硬座,还亲自为移民送水送药……“对接”任务完成后,张兰权病情恶化,经诊断已是晚期肝癌。移民们纷纷含着泪水赶来看他,然而,张兰权终因劳累过度,病情恶化,于2001年6月9日不幸病故。张兰权将生命融入“三个代表”的实践中,在巴渝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忠县党员干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壮歌。

孤寡老人的“活菩萨”——李淑娥

李淑娥,女,60岁,中共党员,忠县涂井乡义务管理员。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老好儿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成为人民网《人物周刊》16名“2006年度最感人的共产党员”之一。

重庆市忠县涂井乡敬老院的义务管理员李淑娥,几十年来义务照顾了与自己非亲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还无偿抚养了一名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的少女使其成人,被人们尊称为“活菩萨”。

“共产党员就应该多做好事。我从没想过要评先进,也从没想到党和人民会给我这么多的表扬。”只有小学文化的李淑娥很质朴,“就是不给个先进,我还是要去做,而且要越做越好。”在李淑娥的带动和影响下,忠县掀起了敬老爱老、帮助弱势的良好风气。人民网在《强国论坛》组织了李淑娥与网民的在线交流活动;中央电视台还在《新闻面对面》播出了时长45分钟的李淑娥先进事迹专题访谈节目。

秉公执法的模范检察官——刘邦闹

刘邦闹,男,51岁,中共党员,1981年9月从事检察工作。2007年4月28日病故。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模范检察官荣誉。

“我不管他是谁,只要他敢徇私枉法,我就不会放过他!”这是刘邦闹留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刘邦闹生前是重庆市忠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凭着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地办理了大量疑难复杂案件。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案情,他都能坚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力维护公平与正义。2001年5月,被确诊为“上颌窦癌”后,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了3年多,坚守检察岗位拼命工作3年多,办理了55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用生命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赤诚。

创作3000幅唐代仕女图——范平

范平,女,45岁,下岗女工。1986年,24岁的她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创作反映唐代后宫三千佳丽喜怒哀乐生活的《唐代后宫三千仕女图》。2001年12月成为城镇失业人员。2003年12月底3000仕女图成功完成,其间历时17年。2005年10月,携自己100幅作品参加亚太城市市长峰会。2005年,她成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同时被市文联授予“重庆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淡淡的水彩,勾勒出形神各异的后宫三千佳丽,细致到头饰、耳针,竟没有一例相同。范平已经将《唐代后宫三千佳丽图》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希望向外国人展示我们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范平说。

失去婚姻,失去工作17年来,范平从没舍得花钱买上一件新衣服,却用去5万元人民币购买了纸墨笔砚和各类书籍、画册,17年里,她耗去的笔墨、颜料、纸张等多达10余吨。

让库区与都市和谐互动——郭云河

郭云河,男,43岁。重庆云河实业集团董事长、总裁。2002年,郭云河买下国企忠州水轮机厂,成立重庆云河实业集团,该集团现已成为总资产3亿多元的民营企业集团。为引进人才,郭云河不惜斥资购置小车10余辆,让技术人员往返于忠县和主城。目前,“两机两车”(水轮机、发电机、专用汽车、黑豹汽车)已成其支柱品牌。郭云河先后被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先进个人”、“重庆市首届优秀民营企业家”、“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

短短三年,郭云河将濒临破产倒闭的忠州水轮机厂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重庆云河实业集团,总资产已达到3亿元……

2004年,云河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在重庆半山工业园区设立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积极从环境、政策和运作方面予以改善,吸引人才。为了人才,云河斥资购置小车10多辆,让他们乘专车往返于都市与忠县之间!

“如此艰辛,为何不把企业搬到重庆主城区?”有人问。“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搬到主城区,库区经济将怎样发展?”郭云河坚定扎根库区。

如今,都市成为了云河集团的人才高地、研发基地、管理腹地和营销盆地,而忠县则成了生产基地、就业基地、政策福地和财富产地。

投资3.8亿修新城——王福兴

王福兴,男,43岁,广东省安华集团公司总经理、重庆市中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在忠县县委、县政府的热情邀请下,王福兴对忠县的投资环境、项目进行了一次综合的考察,最终决定投资3.8亿元改造地理条件较差的汤家沟片区,让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一座靓丽的新城。

汤家沟片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条件较差,工程基础量大,投资风险较大。通过几次考察,王福兴对忠县的软、硬件环境均感到满意,随即作出投资决定。

为搞好规划设计,王福兴邀请沿海城市建设专家对中博新城原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调整,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多次修改,经过设计者们的辛苦努力,一座设施齐备的中博新城展现给了忠县人民。

创新教育的引路人——冉平隆

冉平隆,忠县忠州中学教师,一直致力于创新教育,并以此带动学生进行发明创造。从2003年到2006年,忠州中学先后有近50名学生获得国家和重庆市创新发明大奖。冉平隆也因此多次获国家和重庆市“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辅导教师”称号。今年5月,冉平隆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冉平隆从事教学的同时,走上自制教具的道路。他发明的“双弧式移动支点简易天平”获得全国第六届教具展评国家级三等奖;“滚动式黑板”在广州投入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领头人,冉平隆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在他倡导的“缺陷发明法”指引下,学生制作了“安全防护插头”、“自调平衡式塔吊”、“透视镜成像模拟演示器”等30余件创新作品。目前,冉平隆正带领着年轻教师和学生大胆创新,设计环保、人文、科技的奥运圣火,准备为2008年北京奥运献礼!

困难群众的“活济公”——李和芳

李和芳,女,50岁,中共党员,土家族。1976年参加工作,1991年踏上民政岗位,现任重庆市忠县忠州镇民政办主任。国家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获得者。

2006年10月中旬,重庆市忠县忠州镇21户残疾人陆续搬进了新房,大家连声感谢民政办主任李和芳。做这样的“好事”,对于在基层民政工作了15年的李和芳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1991年4月,李和芳刚接手民政工作,当发现自己整天面对的人,不是身体残疾就是智力低下,不是年迈体弱就是无依无靠时,李和芳心里也曾打过“退堂鼓”。

“看着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那一张张饱含辛酸的脸,我不能无动于衷,我选择了留下。”李和芳说,“无论工作多么难,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要将帮贫解困的工作干到底!”从那时起,她常年上山下乡,逐村逐户地进行调查摸底,全镇728名优抚对象、325家特困户、1345名残疾人,她一一走访;他们的冷暖,无时无刻不让李和芳牵肠挂肚。

15年来,李和芳先后组织残疾人技术培训821次,帮助51位残疾人找到了就业门路,资助112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参加各种救灾268起。“群众利益无小事!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最大的快乐!”李和芳说。

不服输的忠县移民——熊德国

熊德国,男,39岁。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鲍家村的村民。2001年,农民熊德国从忠县东溪镇移民外迁到山东寿光后,很快适应当地生活习俗,他主动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买了一台价值12万元的联合收割机为农民服务,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人称“小红帽”。今年5月,熊德国入选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提名。

2001年8月,熊德国带着78岁的老父亲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外迁到了山东省寿光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区农民,来到北方完全陌生的环境,他和一家人面临不会吃饭、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种地、没有亲人朋友的困难。他们吃不惯北方的面食,听不懂山东的方言,不会骑自行车,不会耕种一望无边的平原沃土。

但是,熊德国凭着不服输的脾气,发扬忠县人耿直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很快和当地乡亲叫上了朋友,适应了山东的环境。他在移民干部的帮助下,贷款购买了多功能耕种收割机。丈夫耕地,妻子送水,夫妇俩恩恩爱爱忙碌在田间地头。由于熊德国干活踏实、诚信,又常常戴的红色的安全帽子,当地的乡亲们都喜欢这个“小红帽”给他们耕地收割。熊德国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为救四孩痛失两亲——黄永明

黄永明,男,55岁,忠县善广乡雨台村农民。为救邻家的4个孩子痛失女儿和孙女,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2006年2月,获得“2005重庆争光贡献奖”荣誉称号。现在重庆市燃气集团当花工。

2005年8月5日,重庆市忠县善广乡雨台村突降暴雨,雨台村村民黄永明的女儿、孙女和同村的4个小孩被困在河中大石上。黄永明见女儿、孙女迟迟没回家,焦急地四处寻找,终于在河边发现了她们。当时,女儿背着孙女站在离岸边仅两米远的石头上,另外4个孩子在河中间一块大石上。“先救最危险的!”一个念头在黄永明脑海中闪现,他一头扎进洪水,扑向4个邻家孩子。

当4个孩子安全到岸后,黄永明急忙伸出手,想把女儿、孙女拉到岸边。此时,一个浪头打过来,两个孩子被山洪冲走……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如何选择?”

“我会把所有孩子都救上来!”

“如果不可能呢?”

“先救最危险的!”


在“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会上,黄永明质朴而真实的回答,让人们看到了闪耀在一位普通农民身上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他的壮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新浪网、人民网等几十家媒体纷纷转载相关报道,并引发持续的正面热议。2004年10月27、27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与观察》栏目分三轮播放了黄永明的悲壮义举《大爱无言》,后又被编排成情景剧。黄永明的事迹感动了重庆市燃气集团老总,他亲自安排黄永明父子俩当上了公司的花工和正式阀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