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信仰朝拜
关公的“春秋”情结
2017/3/23 9:58:13   次浏览
关公文化的内涵,就是春秋大义,就是忠义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在世人眼里,关公不啻以威风凛凛、英武善战而著称,而且颇有一种文质彬彬的儒雅风度。将关公与孔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是后世人的杰作,其“绳索”即《春秋》一书。也许正是在这个《春秋》醒世下,一个“忠义仁勇信”的关公形象,遂口碑传成为不朽……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以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为基础,参酌他所读过的“百二十国宝书”,以及周游列国14年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修订而成。全书虽说只有12篇,17000多字,但是由于缺少文采,艰涩难懂,很少有人愿意涉猎。那么为何又受到后人如此青睐呢?原来《春秋》是孔子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维护周天子的礼制社会,言辞犀利、褒贬分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治顽疾要用“猛药”。如此统治者肯定喜欢,而后世诸子也以熟读为荣,竞相著述解读。
一种思想可以培育一个人的世界观,一种世界观可以支配这个人一生的行为准则。关公的忠义人生,与《春秋》有着不解之缘,正因为他领悟了《春秋》的精义灵魂,并融会贯通于整个人生坚守的道德底蕴里,才使他成了千百年来朝野上下,尤其是平民百姓最为敬仰的人物。我们寻找关公,是因为他短暂的60年信义人生,竟然穿透了1800多年的历史,影响着如今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期望。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关公自小对《春秋》的热爱,成为他一生做人的根本宗旨,并延伸出“忠义仁勇信”的诸多优秀品质。
或许我们无数遍读过孔子所撰的《春秋》,为里边“珠玑般隽永”的文字彻夜深思;或许我们无数次朝拜关庙,看着关公秉烛读《春秋》的塑像而仰慕不已。但是孔子不会知道,因为他生于忧患,死于坎坷,自己早已弃《春秋》而去。而且他做过一个人一生中最为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受过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冷暖无情的对待。我们不曾有过,因此我们不曾感受到他著述立传写《春秋》的艰辛,也很难作出诸如《春秋》一般的万世绝唱。
关公也不会知道。因为他有过普天下人生中最为精诚的结义兄弟,他经历了普天下武将中最为精彩绝伦的“过五关斩六将”。只是他也留下了人生诸多的遗憾,虽然谙熟《春秋》尽忠尽义一生守信,却遭到天下最龌龊的暗算而大义归天。纵观文武二圣的生命踪迹,都是为了理想而秉持一生、虽万死而不悔的人。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人生理想的坚持上,在追求信义的努力上,在对待挫折的乐观上……做得比我们多一点、好一点。但也就是这一点点,使他们都成了“圣人”而让我们望尘莫及。
是的,孔夫子将《春秋》写在了纸上,并且创造了一种文化,叫儒教。而关公呢?则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春秋》的精义,且也衍生了一种文化,将儒、道、佛三教融为一体。儒教文化的核心是“忠君”,而关公文化的内核是“信义”,不过他们都具备着同一的哲学内涵。孔子著《春秋》,关公读《春秋》,是在不同的领域层面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追求奋斗着,正如四川成都有联曰:“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可见一部《春秋》,将两位圣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坚实的脊梁。
关公喜欢《春秋》,与他的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始祖关龙逄被封为“忠谏公”,谥号就很有含义。“忠”与“谏”二字,正与孔子《春秋》精义相符,将关龙逄人格与品质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得淋漓尽致、所善无遗,也为其后人关公的“信义”深深地埋下了伏笔。或者说这个封号就是后世统治者,为满足宣扬关公的忠义而蓄意加冕的。
其祖父关审,是位学识渊博、秉性耿直的读书人,对《易经》、《春秋》有着深刻的理解。一生坚守“不交结富豪,不攀附权贵,清静无为,洁身自好”的信条,勤俭治家耕读为本。眼看东汉末年君主昏庸朝政腐败,民生凋零社会混乱,于是便淡出江湖,在中条山麓盖起两间草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之余,诵读诗书之类的作品,怀抱宗法礼仪直到寿终。
尽管关公出世时,爷爷关审已经去世三年。不过他所遗传下来讲读《春秋》的文化气息,为这个今天在中国社会有着非常显赫地位的圣人家庭,奠定了坚实的理想基础。应该说,这个严守封建礼教又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家庭,对关公以后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关公还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勇猛与信义。
在丈量关帝庙历史的过程中,人们寻找当年关公的足迹,体味着千百年来朝圣者们的心境。只是历史的岁月已淹没了关公的脚印,朝圣者的心境又形形色色。遥想当年,中条山的树枯了又青,盐池里的水白了又绿,在岁月的交替里,小长生也在渐渐地成长着,也正是中条山的坚毅和盐湖水的淳朴,培育了他为人处世的行为品格。
关公一生信守《春秋》,得益于他的启蒙老师。胡斐是个饱学的儒士,对《春秋》更是情有独钟,每日里晨读夕诵、遣词造句,近乎于出神入化的地步。关羽十一二岁时便读完了《诗经》、《周易》、《礼记》、《论语》、《左传》等诸子百家的论著,不仅背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各类文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关羽对人诚实懂礼而又勤劳勇敢,因此十分讨父母和街坊邻里的喜爱。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中条山上割草,突然窜出来一条五尺多长的大蛇,小伙伴们都被吓得目瞪口呆。然而,他一把推开身边的伙伴,绕到大蛇的旁边,用手中的镰刀砍在大蛇的七寸上,只见大蛇扭曲了几下,便躺在那里不动了。
尽管后来关公成了华夏民族的至尊,受到万人顶礼膜拜,但是在孩提时也难脱童稚之气。下学之余,他便领着村里的一帮小伙伴,常常跑到中条山上打柴、割草,甚至攀登到分云岭的悬崖峭壁上采棠棣、摘酸枣、刨药材。若是遇到刮风下雨天,他们一帮子小伙伴就会分头趴在盐坨子上,玩起“黄帝战蚩尤”的游戏来。当然关公总是扮演黄帝,是取胜的一方。只是他根本不会想到,在他身后的宋朝皇帝真宗,会真的安排他再次回到故里,与儿时的对手蚩尤作了一次殊死之战。
胡斐慧眼识珠,除了教关公潜心研读《春秋》外,还教他阅读兵书,习拳舞剑,演练阵法。尤其是结合《孙子兵法》里的故事,给他讲解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谋略,七十二招式,一百零八套路。关公不仅虚心好学、勤奋刻苦,而且善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在胡斐的悉心传授下,关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早将兵法套路以及刀功和马上武艺演练得十分娴熟,为他以后立下“驰骋蜀汉三十年,带兵作战第一将”的功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时关公是否真正喜读《春秋》,史料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在我看来,大约多是后人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而虚构杜撰的。
让关公一生执著于《春秋》是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后世官方关庙几乎都有“春秋殿”(亦称麟经殿)或者“春秋亭”之类的建筑,造像也多是关公捋须读《春秋》,成为他一个永恒的“标准像”:烛光微摇,香雾略绕里,脸色赤褐的关公左手扶案,右手捋髯,那专注的神情,逼真的仪态,生动的神采,给后人定格在“秉烛达旦”的美传美誉。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曾为此题诗《关帝麟经》:“有文无武不威如,有武无文不丈夫。谁似将军文复武,战袍不脱夜观书。”正说明关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春秋》大一统”的精神象征,所以京城代表“正统历史观”和“大一统”的儒家历代帝王庙中,关帝成为唯一塑像敬奉的国家神祇。
我们看历史,了解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无非是想从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中,得到能对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借鉴、依托和启迪,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顺畅。
史载关公读的应是《左氏春秋》,因其为兵法与讲史演义而来,所以对于“武圣”关公而言更为适合恰当。宋代朱熹道:“看《春秋》,且须看得一部《左传》,首尾意思贯通,方能略见圣人笔削,与当时事之大义。”《三国志》中裴松之也有一条注释:“《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就连致关公于死地的吕蒙,也称道关公“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可见关公善读的《春秋》,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的《春秋左氏传》,或称作《左氏春秋》。
《左传》是左丘明依据《春秋》条目,用事实解释《春秋》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推尊中央王朝,强调“大一统”观念,排斥“夷狄”,反对“犯上作乱”,提倡施仁政、讲礼仪。由于笔法生动细腻,十分引人入胜,因此关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心灵里埋下了行侠好义、忠君报国的种子,而且日渐成长为一棵参天的理想大树,一生立身行事都以“春秋大义”为本,包含了深厚的诚信底蕴,深受世人赞同,被尊为“武圣人”,与孔子相提并论。


关公之所以由一战将而成为关王、关帝,进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武圣”,其关键在于成了某种传统人格与道德的象征,已是非同常人的神人与圣贤了。事实证明,关公正是因为精通《春秋》并将其精义熔铸到自己的魂灵中,才使得他被视为“圣人”、“夫子”、“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