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早8时,关公圣像在梅塘信众的依依不舍中起驾赶往下一站。就在离开前一小段时间里,梅塘村活动负责人之一的蔡昌廉先生还拉着我不断倾诉着与村民与关公故里的不解之缘,他说自2004年起,他便组织梅塘村的村民们于每年的五月十三准时抵达解州关帝祖庙谒祖进香,为关老爷过生日,(关帝诞辰有六月二十四和五月十三之说,梅塘村每年五月十三为关老爷过生日)这一组织就是十年,当然,“十年也只是开始,除非,我死了。”朴素的话语道尽了信众心中对关公文化的执着。
在关公圣像起驾时的那一刻,梅塘村的信众们无意识的集体吼着“花喽,花喽(发了)”,安静的龙池宫前俯首跪拜的信众们突然爆发出的声音,敲击着我的心灵,有感动,有自豪。感动着信众们的虔诚,自豪着关公文化的枝繁叶茂。巡游队伍珍藏着梅塘村信众们的眼泪悄悄离开,留下的是两地解不开的关公情愿。
上午9时,关公圣像巡游队伍离开梅塘并抵达晋江市英林镇下伍堡。又是在绕境近3个小时后,关公圣像抵达下午堡三义宫驻驾。
“天天下雨,我们连续近一个月没看到这么好的天气了”,跟随绕境的福建信众们高兴的说。他们中有来自本地的男女老少,也有“急不可耐”前来迎驾的南安信众(此次圣像赴闽第四站将赴南安市洪濑镇)等。我从他们眼里看到的尽是满足而幸福的笑容。
一路上,迎驾人群有舞龙舞狮的,有争抢着想抬关公圣轿的,有“扫街”的,有“摇神轿”的,还有“各路神仙”,各种鼓乐,令人目不暇接,真可谓整个英林镇的“狂欢”。
跟随绕境的路上,我听到路旁一位大妈威严的声音,似乎在训斥着自己的儿子:“关老爷(来了),还不快跪下拜”,这慈爱的声音似乎在以另外一种方式传承着关公文化,诉说着关公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
最让我好奇的是,直至驻驾下伍堡三义庙后,我始终都没见到明显标识下午堡村名的地方,经询问当地人才知道,村口盖的“崇义门”牌坊就是他们村的标志。我不禁感慨,关公信仰到底需要多大的群众基础才能让村集体把敬奉关公的牌坊作为整个村子的标志!一个把传承关公文化作为共同目标的人群何愁向心力!这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公文化的魅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关公文化现实意义的物质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