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柴泽俊:巨匠仙逝 山右古建皆丰碑
2017/1/6 15:09:41   次浏览

9月9日,我市召开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领导组第一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以赴确保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事关美丽河东、大美运城的建设发展。

在二十多年前,全国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就曾对这一建筑群做过精深研究,对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有独到的见解与感悟。在此特刊发本报记者对柴泽俊的专访,以飨读者。

他是一位只有高小文化程度却桃李遍天下的文博大家,经常受邀为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学子授课;

他著作等身,先后创作的文物保护专题研究《解州关帝庙》《洪洞广胜寺》《山西寺观壁画》《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等在学术界颇具影响;

他是山西省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之一,曾经为解州关帝庙、平遥古城等古建争取资金修复立下汗马功劳;

因为研究古建的机缘,他对解州关帝庙内的古建筑与关公文化有着比别人更深的感情与感悟。

8月25日,记者在山西省古建所见到了他——德高望重、耄耋之年的全国著名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

起步于晋祠

1934年10月,柴泽俊出生在临汾东宜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家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纷纷,他逃荒避祸、异乡求生,只读完了高小。

但他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利用各种机会参加了财会、木工、建筑等培训,为自己将来走出小村做准备。

1954年,经父亲的一位朋友介绍,柴泽俊带着简单的行李,北上龙城,在太原博物馆当起临时工。同年,晋祠修缮献殿,工地需要人,柴泽俊被派到那里干起了小工。起初,他干的都是一些拉砂、拌灰的体力活。

工作中,柴泽俊发现,一马车料石,工匠们按两方计算工钱和料钱。凭着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他简单用长乘以宽再乘以高,通过准确运算得出的一马车料的实际体积远远小于两方,为国家节约了不少工钱和料钱。其后他发现有人领取线绳,40米的长度,工人要领半斤线绳,柴泽俊经过计算后又得出结果,几钱线绳,便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又为工程节约了不少损耗。因为工作认真,计算数据又快又准,刚刚20岁的柴泽俊受到了工程负责人的重视,他很快由小工变为技术管理人员。

在工程进展当中,他还帮助工匠对大殿的一些木制附件进行搭套,对拆下的斗栱和柱子构件等进行编号、测量、计算尺寸等,深受老工匠们喜爱与信任。

在修缮晋祠献殿期间,他还参与了太原市规划模型设计、晋祠背后的悬瓮山植树任务等,从中学到了一些细小模型的程序、造型和彩画工艺及利用各种仪器测量高程、斜角、垂直等测绘技术。

时隔一年,晋祠献殿修缮竣工。由于柴泽俊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晋祠文管所便向上级请示,留下了他。那年,柴泽俊21岁。自此,他踏上了对古建的研究与保护之路。

留在晋祠工作以后,好学的柴泽俊反复研究探索,精心完成了对祠内塑像提高底座防潮工程。其间,他一边苦读古建书籍,一边向祁英涛、刘敦桢等古建专家求教,积累了扎实的经验。

柴泽俊后来被调往五台山文管所,参与修缮南禅寺、显通寺等古建。1958年,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利工程,位于芮城县黄河岸畔的永乐宫处于计划蓄水处,为了保护宫内珍贵的壁画与古建,柴泽俊被派往永乐宫主持拆建工作。他在芮城一待就是8年,其间只回家过了两个春节,顺利完成了永乐宫的搬迁与壁画保护,柴泽俊也因此在古建行业内成为颇具影响的专家。其后他还参与了布达拉宫等著名古建筑的修缮,为全国古建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建专家柴泽俊 与解州关帝庙的渊源

讲学关帝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建筑的勘察研究和修缮保护任务日渐繁重。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文物工作者迫在眉睫。198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举办一期由16个省市90多人参加的古建筑培训班。

当时,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刚刚在山西省文物局古建队的基础上成立,柴泽俊任副所长。于是,省文物局便决定让在古建方面已有颇多建树的柴泽俊负责筹办此次培训班,并由他主讲宋代《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等课程。

在培训班地址的选择上,几经商量,柴泽俊最终确定在有着丰富古建遗存的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最多的一次培训,学生都是各省市从事古建筑专业方面的一线工作人员。”柴老说,“5月开始,9月结束,虽然只有短短四个月的课程,但讲授的内容包罗万象。”

“解州关帝庙本身就是一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柴老说,“在这里举办培训班,学生能够随时学以致用。”这次系列讲座集数十年我国古建筑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对中国建筑史理论的研究和古建筑保护工作极具参考价值。

1983年,柴泽俊将此次培训所讲的课题汇编成的《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这成为日后全国古建筑工作人员的必读之书。“如今,参加那次培训的大部分同志都成为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带头人或负责人。”柴老说,“这些人对各地文物保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关帝庙也间接为全国文保工作作出了贡献。”

柴老对运城解州关帝庙的钟情,不仅仅局限于在此办了一次培训班,他在迁建永乐宫时,就曾多次到这里考察走访。关帝庙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柴老都仔细地研究过,崇宁殿、御书楼、春秋楼的特点、优势,都装在他的心中。

建功关帝庙

因为年代久远,世事更替,关帝庙中的古建也出现了不少残损,亟待修葺,但是资金缺口巨大。时任负责人多方协调,却收效甚微。为了帮助关帝庙从国家文物部门争取到保护修缮资金,柴泽俊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日本代表团来华参观时,柴老协调由关帝庙代表国家文物局负责接待,花费不多,但使得日本文化学者高兴而归,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也十分满意。为此,“国家文物局划拨了180万元专项经费给关帝庙,我们全部用于改造午门的墙砖、彩化春秋楼、修复崇宁殿等。”柴老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180万元是一笔巨款。由柴泽俊先生协调争取的此项资金,为解州关帝庙古建的保护、修缮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保护关帝庙的过程中,柴泽俊先生还出过一次大力。

“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时,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当时运城的主要领导决定把解州关帝庙下放到县一级管理,并要把庙内的廊坊建成自由市场。这样做,对庙内的文物与古建保护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柴泽俊说。

得知情况后,在请示国家文物局及省文物局无果的情况下,柴泽俊直奔时任省长孙文盛办公室,向他汇报了情况。孙省长当即批示“解州关帝庙要保持现有体制不能改,继续加强保护”,并责成一名副省长赶到运城视察督促,使得解州关帝庙保持了地区主管的建制,改变了在庙内建市场的决定,保护了古建的完整性。

立言关帝庙

柴泽俊先生不仅为关帝庙的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深入研究解州关帝庙多年,对庙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烂熟于心,在实地勘察测绘并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他撰写并出版了大型古建文化专著——《解州关帝庙》,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由研究篇、附录、实测图、彩色图版、图版说明等组成,仅实测图就达155张,彩色图版更有280张之多,皆是柴泽俊先生带领关帝庙工作人员一张张精心拍摄留存下来的。可以说,这部巨著是解州关帝庙古建、雕塑、琉璃、宫殿等研究集大成者,是一部翔实、准确、科学的解州关帝庙大百科全书。书中,柴先生精心对庙内的亭台楼阁木结构绘制了实测线图,图例从正面到侧面再到断面,应有尽有,精细完整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武庙,在柴老看来,解州关帝庙的建筑更是非比寻常,“规模之大,居武庙之冠;历史之久,乃关庙之祖”。

“解州关帝庙,布局完善、结构巧妙、用材经济。”柴老说,“庙内的端门、雉门、午门、厚载门、东华门、西华门等与皇宫建制相同。它的特殊性有很多,比如:御书楼的外观从前后左右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非常讲究、美观的;崇宁殿前石柱上的龙非常粗犷,而不是精工细雕,追求自然风格和造化天成。”

春秋楼二层的悬梁吊柱,全国也仅此一例。尽管春秋楼的历史不算古老,距今三四百年,但是作为纯木结构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与构造之巧妙非常少见。

另外,关帝庙中建筑用材仅占《清式营造则例》中要求的四分之一,用材之经济、负重之科学、结构之巧妙,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设计者与工匠若是没有丰富的力学知识与经验是无法完成的。

还有,庙内的建筑全部用琉璃覆顶,这也是古代皇宫中才允许有的规制。庙宇内牌坊上的鸱吻多是龙形,关帝庙中寝宫前的牌坊上是凤形,在全国也非常罕见。与别的庙宇不同之处还有戏台与影壁上的麒麟,这也是关帝庙所独有的。

情系“忠义勇”

柴老说,“中国两夫子,一为文圣孔夫子,一为武圣关夫子。文庙在山东,武庙在山西。过去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全国曾有3万余座武庙,其普及性与影响力是首屈一指的。在今天,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信仰,对关公的信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关公都充满了敬仰。可谓一部《春秋》,囊括了华夏文明;夫子关羽,代表了中国精神。”柴老说。在关帝庙古建保护工作中,柴泽俊走遍了庙内的角角落落。几乎每一座雕像、每一件木构、每一通碑刻、每一块古砖上都留下了他研究的目光。他也由此对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他说,关公在儒道佛三教均被封神,历史上人们视关羽为最理想的英雄与最尊贵的神祇。老百姓认为他不仅忠君、仁义、神勇、诚信,而且正直、善良、无畏、爱民。正因为如此,求功名利禄、佑仕途登第、驱邪消灾、医疾除害、泽丰登、揖反叛、引冥界、祷子嗣以及广开财源、祈求安康、佑护商贾等,无不祈请关圣保佑。至于为国捐躯的将领、除恶务尽的勇士、帮会人物、聚义英雄、武林高手等,更是面对关圣焚表立誓,顶礼膜拜。其信仰者之多,涉世之广,远在华夏诸神之上。由此产生的供奉关羽的庙宇,宋代以来逐渐增多。明代以后,关王庙上升为关帝庙。明清时期,关帝庙遍及全国城镇乡村,保存至今者仍数以千计,成为我国数量最多和最受世人敬仰的神祇庙堂。

在柴泽俊先生的《解州关帝庙》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前忠义,振万古之纲常;身后威灵,保历朝之泰运;除邪辅正,圣德神功;保国康民,福幽利显……镇静方隅,肃清内外,天人共庆,三界推崇。


至此,关羽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成为理想的神祇与道德的化身。这是先生的理解,也是我们许多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