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班到现在有近一年的时间,晚上下班一有时间就跟着妈妈出去锻炼,锻炼减肥的效果先不说明显不明显,从小区绕到山脚下的一段路上,路途不变,风景气候像放电影似的就闪闪而过。一月过去之后,冬天嚣张的气焰就减弱了很多,二月过去之后,春天隐隐撩开了她妩媚动人的裙摆,慢慢的,随着六月的到来,夏天这孩子蹦蹦哒哒的出来了,这孩子今年格外热情,早上六点太阳出的就跟烤箱似的,有时候一到下午吧,稀里哗啦毫无征兆的就下开雨了。
天气由冷到热,我对我的家乡,我对这解州的喜爱也是由冷到热了。从真正记事开始就在运城上学,对解州的印象仅仅局限在一座很大的关帝庙,和我在解州铝厂的家。再详细点呢,窄窄的街道,弯弯的小路,再有就是中条山上的螃蟹小蝌蚪。
由于一直在外上学的缘故,对家乡的热爱还真的不是很深。自然也理解不了课堂上学到的“我爱我的家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这类的话语。惭愧的说,是来关帝庙上班之后,才开始一点一点的了解解州,才知道四千年文明的盐湖在这里,才知道才知道著名的中条山战役在这里。
原来今日解州的选址,是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系的。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李世民从长安出发,一路旌旗蔽日,车水马龙,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兴渡过黄河,翻过中条山,来到解州地面,观看盐池,发出了“人间天博望,谁复到穷愿”的感慨。在归长安途中,从解州南山处,顺山势向上,俯瞰茫茫原野,原驰蜡象,仰望条条峻岭如巨龙奔腾,盛着晨曦,伴着阳光,好一派壮观场面。李世民不仅脱口而出,真是一个龙兴之地,问同行地方官员,此地可无名讳。官员们诺诺乘无。李世民正在兴头上,不禁脱口而出,还不如叫“五龙峪”吧!解州新址就在山脚下开始兴建起来了。
解州县城最早的格局是一街十三坊。它背负中条山,东望盐池滩。一街是关夫子街,是三方分别是宝泉坊、货殖坊、龙兴坊、贵戚坊等。关庙在城西,孔庙在城东。界面都是单门独户,秦砖汉瓦,大街门面用栅门割起。栅门一下,当街一摆就是柜台。每当炊烟袅袅升起 ,整个州城都笼罩在烟霭里。解州所在清康、乾盛世商业流通进入全盛时期,解州在雍正年间升为直隶州,在天子脚下更有了名声。在近代同治、光绪年间,解州成了蜚声南北的大码头,是北方著名的药材市场,每年的四月初八日,口外的皮货,南方的砖茶,苏杭的绸缎,欧美的尼绒,口外的驼队,云贵的马帮,带来四方特产,在解州摆摊设点,或批发或零售,或面货贸易,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全国各地的马戏班子、民间剧团,知名的蒲州梆子艺人郭宝臣、元元红、杨老六,仝四戏班子都在解州火星庙、文庙,儒学,州府县衙搭台演唱歌舞升平。
解州出圣人,武圣人关公!解州镇八公里的常平村就是关公故里。他是个人人皆知的神,是东汉末年英雄,追随刘备建功立业,以康复汉室为己任,忠义仁勇是为华夏魂魄。现在被人们誉为武财神,全能神。说起关老爷,那就得提到中华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规模宏大全国第一,建筑布局、式样、用色、级别,也是独一无二,因为它是仿皇宫建筑,也被誉为山西的小故宫。整个庙宇之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自不必说,精美牌匾、塑像、碑刻、壁画、浮雕众多。说是说不完的,还是得亲自来体验,到时一定会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一定会被关公文化所折服。
民以食为天,可爱的解州必须有特色小吃,那就是羊肉泡馍了。还传闻啊,现在鼎鼎大名的解州羊肉泡馍也是跟关老爷有关的。相传关老爷青年时,已经在当地以武功高强气、行侠仗义,闻名乡里,当时关老爷磨完刀时,百姓赶来一群羊,让他试其锋利与否,关老爷握刀在手,一挥下去,便杀死绵羊一片,时值隆冬季节,关老爷令众人宰杀,将羊肉放入几口大锅之内,加入辣椒、花椒、生姜、食盐煮熟,然后撒上葱丝、香菜,取来饼子泡入,分给众人同吃,直吃的大家满嘴哈汽,周身发汗,好不舒畅,不仅香绵可口,而且具有温补、御寒之功效。
我说的这些也只是解州的一点皮毛,解州的山,解州的水,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它深深地魅力。真正深刻的内涵,还待大家亲自来到解州,才能体会。
对解州情感和认读,还有很多很多。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诉说着这个小城的几千年往事,记录着这里与华夏文明的历时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