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庙概况 > 关氏名人
关氏名人--学术界
2017/4/20 10:55:26   次浏览

 

关乃凡

关乃凡,1928年生,北京市人,著名经济法学家。1949年肄业于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1954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法律。曾任北京经济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中国华夏研究院经济与科技发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第九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经济法学分会常务理事,副教授。先后在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华北行政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北京政法学院、北京经济学院任教和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法教程》、《经济法学》(合作)、《法学概论》、《现代会计师手册》。主要论文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作用与发展趋势》、《六法全书评介》、《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当今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中国法学著作大辞典》、《中国经济科学年鉴》、《全国总书目》、《中国法律图书总目》。

关乃孚

1934年生,锡伯族,北京市人。教授。1959年毕业于农业大学农经系,曾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农村经济管理系主任、部经管总站培训中心主任、经济员资格考试大纲暨命题委员会委员、专业组副组长、部《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关系》课题顾问、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年来对于我国农村中合作经济的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政府对合作经济的宏观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探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合理化,研究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项目投资管理等。为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编著有:《农业经济学》、专著《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基层干部培训教材》,被列入《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

参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

关士续

1935年生,满族,吉林省永吉人。1953年入哈尔滨大学电机系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64-1965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进修。历任该校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室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等研究。已出版专著、文集、教材二十余部,主编《技术发明个例分析》、《科学知识的方法》、《科学技术史简编》,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事迹载入《中普高校教授人名录》、《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名典》、《中华文化名人录》。   

参考自《全国总书目》、《中国法律图书总目》、《中国哲学年鉴》等

关士聪

出生于1917年,又名关山、陈军,广东省南海县人。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从事地质工作40余年,在区域普查和矿田(包括煤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多种矿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期从事石油普查和研究,对区域地质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对中国陆相油田的发现、海相油田的工作方向,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新发现和评价,对一些钢铁资源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特别是对内蒙古部工业区工矿城市交通等方面,起到了指导建设的作用。多次出席在莫斯科、曼谷、丹佛以及国内多次的学术会议和学术年会,宣读了《中国含油气区类与生油层系特征》、《中国古石海域沉积相与油气》等多篇论文,获国内外好评。事迹载入《中国科学技术人物辞典》、《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名典》、《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等。

参考《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地质矿产年鉴》、《全国总书目》

关之义

关之义,中医学教授,广州市已故著名老中医关天相之子,早年毕业于中国国医学院,幼承庭训,克绍学家,学得医术精髓,对妇儿内科均有心得。在港悬壶济世,在无线电视“妇女新资”主持“壶中天地”、“家事信箱”等节目,是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中医导师、香港中医师公会会主、香港中华药业商会会长、福建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及中国医药学会理事长。其著作由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博益生活通系列:《养颜饮食篇》、《健肾篇》、《健胃篇》、《四季补益靓汤》、《调整肠胃饮食》等。

关开澄

关开澄,19667月生,满族,河北省隆化人,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任大庆石油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编著《高校科技管理概论》、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科学和科学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科技进步与对策》等核心期刊发表《对建立新时期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的思考》等论文13篇。曾获大庆市人民政府先进科技管理工作者称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统计先进个人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大庆石油学院先进工作者。事迹被收入《华县论坛》、《中国改革纵横谈》、《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

关今华

关今华,19463月生,福建莆田人,大学文化,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法学副研究员,律师、仲裁员,中国法学会会员,福建省法学会民商法研究会委员。曾长期就职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从事刑事、民事、经济、告申、研究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精神损害赔偿法。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计200多万字。主要著作:《精神损害赔偿原理与实务》(原版为《精神损害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1993年出版);《精神损害认定与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月、11月版,获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精神损害赔偿案例评解与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主要论文:《试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法人格权及损害赔偿》、《附带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可行探究》发表于《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1991年第6期、1992年第4期;《海峡两岸精神损害行为法比较研究》发表于《台湾研究》1991年第4期,获福建省首次台湾法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论言论自由与人身权的权利冲突、制约和均衡》发表于1997年第4期、第5期《亚太经济》杂志,并荣获福建省法学会1997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关文祥

关文祥,1931.8月生,福建省莆田市圆顶村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历任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附属于二医大)整形外科主任及教学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外科副主任委员、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学专业40余年,专长烧伤晚期瘢痕挛缩及额面畸形的治疗,医术精湛。“游离空肠再造食道缺损”获1981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级奖,发表论文有“烧伤后前额皮瓣移植重建”、“烧伤后的乳房重建”等30余篇,主编《基础整形外科学》。事迹被编入《中国科学技术论文评审专家名典》、《中国当代医界精英》、《中国外科年鉴》。

关内明

关内明,1922年生,福建省莆田市海星后枯村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高级工程师,历任厦门大学电机系电机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电机系电机实验室主任等职。从事高等学校电机实验教学三十余年来,先后研制成功“电脉冲转速计”,“电涡流测功器”等测试仪器。1963年受到浙江大学第一届实验教学经验交流大会的表扬。1958年他主持开展的浙大电机系“双水内冷电机”的科学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荣获1964年机械工业部颁发的重大科技发明一等奖。1979年他给杭州仪表电机厂设计的220v250w单相串激电动机,在浙江大学学报和全国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1979年参加编写“电机工程手册第25篇”,1979.11退休。现为杭州老干部诗词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和楹联学会会员。

关本晖

关本晖,1961年生,名瑞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园下村人。198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天津大学工学博士,国家一级建筑师,华侨大学地域建筑研究所所长,历任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工会主席、硕导,并兼任华大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土木建筑学会副主席、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博士创业促进会理事。是政协泉州市第十届常委、九三学社泉州市副主委、九三学社华侨大学主委。先后担任建筑学专业18门课程。1998年开始担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被华大授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及教学成果奖。当前担任课题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艺术科学青年课题一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国务院侨办科研课题一项。其学术论文曾在《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刊物上发表60余篇,现任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关幼波

关幼波,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134月出生,20055月在京逝世。主任医师,教授。16岁始师从其父关月波学习中医,27岁独立行医。关幼波为中医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已近50年。他的工作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受到了群众的拥戴。他曾先后被推选为第一至六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医药顾问、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市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关幼波组织部分中医师成立安定门联合诊所,并担任所长。1952年至1953年,他先后参加了传染病预防学习班和北京中医学校进修班,学习西医知识,为他以后运用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研究各种疾病创造了条件。1953年,他参加了北京市第一中医门诊部工作。1956年,被调到北京中医医院,曾任中医师、内科副主任、内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潜心研究肝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大量的典型病例,结合个人3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于1979年编著发表了《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1978年,他与中医医院电子计算机室的科研人员合作,把自己的治疗肝病的经验编制成关幼波肝病诊疗程序,这项工作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一个创举。1979年晋升为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曾任内科主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崇文区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逝世前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数十个医疗学术组织中任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1982年,关幼波被北京第二医学院聘请为教授。1991年,被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聘请为教授。他多次为全国各地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研究生班等授课,无保留地传授个人的临床经验。

关兴晏

关兴晏,1939年生,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副教授。1965年中医本科毕业,1966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国际针灸医师进修班学习一年,1971年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科进修一年,先后任内科、针灸科、男性科医师、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辽宁中医大学针灸教研室主任。在25年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探索出新的医疗经验,总结出不少新的治疗方案。如:神经官能症多属痰郁气滞,治宜化痰利气解郁;脑血管后遗症,运用活血化瘀补气活血,配合针灸等物理疗法去改善脑的血液量,恢复脑组织供血;针灸取穴,主张体表解剖形态标志取穴,施针时强调病人体位规范化,针灸得气达到临近三个关节。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疑难病症的研究,坚持多年追踪观察。1966年随中央慰问团到邢台地震灾区抢救伤病员,先后撰写了“针灸学”、“经络学”、“现代人体经络循行图谱”等。

关纪新

满族,讷殷瓜尔佳氏,194912月出生,吉林伊通人。大学本科毕业。满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家、老舍研究家、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已退休。曾为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编审职称。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初起而辍学,务过农,当过兵,作过工。1978年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读书,1982年毕业留校,在本校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年底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直至2010年退休。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二级研究员待遇。

在多年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同时,写作出版有学术专著《老舍评传》《老舍与满族文化》、人物传记《老舍图传》、学术图集《中国满族》、文艺论集《塞风集》、辑注式专著《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与张菊玲、李红雨合著)、理论专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与朝戈金合著)、文学工具书《文学:劳动与生活之花》、文学工具书《〈骆驼祥子〉导读》(与石兴泽合著)。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俗文学》、《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四卷本)》、《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老舍与二十世纪》、《世纪之初读老舍》、《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理论评论卷》、《老舍短篇小说集》、《满族的历史与文化》、《满学朝鲜学论集》、《当代满族短篇小说选》、《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当代满族作家论》、《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八旗艺文编目》等。尚发表学术论文百数十篇,其中的代表作有《老舍民族心理刍说》、《"我的见解总是平凡"--前期老舍精神理路之再梳理》、《马迹蛛丝辨纳兰--成容若民族文化心态管窥》、《一梦红楼何处醒--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红楼梦〉又会怎样》、《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等。

关丽君

关丽君 女,193810月出生,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吉林省农科院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水稻栽培及水田土壤农化专业技术研究,现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事水稻栽培及土壤农化研究。"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改进",最早提出旱育秧最适宜的床土水分、上下限指标及施稻草种绿肥等改良旱育秧床土技术,1981年获吉林省科技三等奖。"北方不同土壤水稻旱育秧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北方不同土壤水稻旱育秧调酸标准及施肥适量界限,首次提出氯化钠盐碱土、石灰性土旱育秧技术,1990年获农业部三等奖。"水稻冷害及其防御措施",领先明确了水稻冷害原因、类型、地域分布、危害等规律和防御对策,1978年及1981年先后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及科技二等奖。"水稻氮肥分期施肥及诊断技术"1986年通过鉴定,已成为北方稻区主要施肥技术。首次提出寒冷稻区"苗带轮作,稻草覆盖还田"的持续农业技术,1995年通过吉林省验收。首创水稻寒冷纱旱育秧技术及寒冷纱技术产品,1981年通过吉林省鉴定。研制出防治水稻立枯病特效效杀菌剂"立枯一次净"1998年通过农业部鉴定,获农药登记。研制出多功能水稻种子消毒剂"浸种灵"、水稻旱育秧田除草剂"封闭安"移栽水稻田一次性除草剂"北斗星"等。以上科技产品解决了寒冷稻区低温冷害和立枯病,对水稻生产起重大作用,开发创收一千多万元。著作有1993《吉林稻作》"改进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研究""改进寒冷地区水稻施肥技术的研究""北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研究""水稻寒冷纱旱育秧技术的研究"等多篇。

关君蔚

关君蔚1917523日生于辽宁沈阳市,满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水土保持学家,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创办了中国高等林业院校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和水土保持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林学科获技术士学位。从1942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开始,经河北农学院,北京林学院和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授,主讲过理水防砂森林工学、风景林、水土保持、森林改良土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生态控制系统工程等课程迄今。

从教五十多年来为我国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方面作了些奠基工作,"防护林""水土保持"原是有关院校一门可有可无的专业补充课,早从建国初期就结合教学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经重点专业课,建立了森林改良土壤教研组和水土保持教研室,1957年在我校首次建立水土保持专业;1980年建立起水土保持系,1992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起水土保持学院。较为有益的特点是溶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学风。1984年经国家教委评审通过了水土保持学科和博士导师,1989年被评为重点的学科。先后主编了:"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原理""我国防护林的林种和体系"等试用教材,并于今年被选为院士科菩书系,出版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生态控制系统工程谈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怀

关怀(曾用名关家驹、关君丕),男,1927年出生,河南偃师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当代劳动法学家、经济法学家,是中国劳动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任社会职务有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中国企协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委员会顾问、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会会长、《法学杂志》顾问、《法制与新闻》杂志顾问。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十一至十二届全国总工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法学会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第一届至第三届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顾问,中国劳动法研究会名誉干事,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建设顾问二十余年。此外还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关怀教授解放前就读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青年组织“青工”的成员。1948年由中共地下党安排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入华北大学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49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9月调入由谢觉哉同志任校长的中国政法大学教育科工作。19503月中国政法大学与华北大学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后,任法律东京助理,同年10月任法律系民法教研室教员,19531964年先后任民法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48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室主任,19736月调任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室主任,1978年重返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79年评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从1950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劳动法,献身于劳动法的教学与研究,与此同时也从事经济法、民法的研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1999年中国法学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建会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关怀教授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同志手中接过由中国法学会颁发的《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五十年荣誉证书》。200412月,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单位及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召开的“《劳动法》实施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暨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上,关怀教授受到了表彰,获得两个奖项:“劳动法学理论研究杰出贡献奖”和“劳动法优秀科研成果教材奖”。

关杰

关杰1939.11.13-)冶金机械专家。福建省莆田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研究和开发40多年,是我国连铸行业中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6080年代,先后承担钢包回转台结晶器、二冷设备、板坯液压剪等关键设备,为重钢、上钢一厂等大型企业研制成功2300mm1050mm等大型板坯连铸机,为我国冶金企业连铸化作出重大贡献。80年代以来,主持了“200吨级连杆式回转台结晶器振动系统的研制。在美国中兴钢厂2032mm连铸机技术攻关中获实用型专利1项。主持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攀钢1350mm板坯连铸机攻关成功,扭转了我国大型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获机械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佩聪

关佩聪,192964日生于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镇容里村。1949年入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当时正值广州解放初期,他积极投身学校和城乡的各项政治运动,深入农村,进行调查。1952年随院系调整至华南农学院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园艺系,留校任教。关佩聪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0年代经常到菜区调查研究,学习和总结菜农生产经验;在教学的同时,除兼任行政工作外,还承担学校实验实习农场蔬菜队长工作,直接管理生产,因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与蔬菜教研室的同志一起,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蔬菜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50年代被誉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五朵金花"之一。1958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1965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系统先进工作者。

1977年至1986年,关佩聪在担任华南农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主任、主任期间,重视加强实验室和学科建设,开设新课程和培养师资。受农业部委托草拟和主持制订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果树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多次参加论证和拟订蔬菜专业教学计划、园艺学科和蔬菜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他建立了本校的蔬菜栽培生理学科,开设蔬菜栽培生理、蔬菜生理学、高级蔬菜栽培学和各种蔬菜专题讲座,建立相关的实验室。1996 年,他被评为研究生课程优秀任课教师。1987-1996年,农业部聘任他为第一届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委员,兼蔬菜专业组组长,参与制定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和茶学四个专业的教材建设规划,主持了蔬菜专业"七五""八五"期间的教材建设和组织教材的编审工作。他先后编写了本校70年代以前各个时期使用的《蔬菜栽培学》总论和各论试用教材,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的第一和第二版,《蔬菜栽培生理学》(1996年版),主编《瓜类生物学和栽培技术》(1994年版)和《蔬菜学概论》南方本(1998年版)等,为农业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农业部嘉奖。

1987年至1995年,关佩聪被聘任为农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成员,曾到过20多个省(自治区)、市的蔬菜产区、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考察调查、科技交流、技术咨询以及进行培训工作等。在8090年代,参编《中国蔬菜栽培学》(1987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年版)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1990年版)等专著。1995年再次荣获农业部嘉奖。

关春如

关春如,又名周坚乃,笔名关宇、余坚,广东省开平市樟村新岭里人,美籍华裔历史学者,早年毕业于广州国民大学,曾任广州《前锋日报》副刊主编、(中外书报)首任特派员。1950年移居香港,任《七彩周刊》、《彩虹周刊》主编,撰写小说曾被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改编拍成电影。1952年移民美国,入三藩市市立大学经济研究院进修。随后在《华埠世界日报》、《国民日报》任总编辑,并曾任美洲中华学校教务主任、三藩市经济辅导会华埠区主任。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组织诚信银行华埠分行,任业务经理。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曾主持《华埠之声》电台广播节目《吉叔讲故事》节目,广受大众欢迎。1956年与已故关助世先生、刘伟森先生共同创办《龙冈季刊》历任副编辑及总编辑23年,其后创办《关氏春秋》,任主编,历时21载。19631964年,美国荷里活派拉蒙电影公司邀请他拍摄两部电影,分别饰演了“侨领”及“天上谪仙人”李白的角色。他是中流剧艺社和世界关氏宗亲总会的创立人之一,曾任世界关氏宗亲总会第一届主席、世界龙冈亲义总会会长等。

关柯

关柯,19261022日生,黑龙江省五常县人,满族,现任哈尔滨建筑大学建设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建筑业协会管理现代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建筑管理现代化》期刊主编、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住房改革委员会委员。在一五三年调整期间,关柯参予或主持了部分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1961年调入哈建工(现哈建大),任教授、系主任,现任建设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管理现代化》期刊和中建协管理现代化专业委员会。1990年被评为我国建筑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目前正承担着九五重大的国际合作和国家的科研项目,仍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现已出版专著14部、大学教材4部、论文58篇,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和证书。自1974年主持开展科研工作以来,至今承担了20项课题,已完成16项。获得了国际奖一项(住宅),国家奖三项(优秀教师、教材、科技书),省部级奖十项(科技进步等)

关树文

关树文 男,19329月生,辽宁省新民县人,满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关树文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内蒙古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社会心理研究》杂志编委等社会兼职。从教40余年来,曾讲授过《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课程。发表论著6部,《教师要学一点心理学》1983年获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二等奖。《应用教育心理学》1992年获内蒙古心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心理学报》、《社会心理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获内蒙古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曾获学校、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1983年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授予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1996年被收入《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1997年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

                              关保德

关保德,193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原籍福建省莆田市园顶村。1952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高中,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分配到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后在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任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篇,主编《河南省中——上元古界》、《河南省华北地台南缘前寒武纪——早寒武世地质与成矿》,合作主编《1:50万河南省地质图》及其说明书、《阶段性板块运动与板内增生》等专著。1980年参加地质部重点项目《中国震旦亚界》(负责《河南省东秦岭北坡震旦亚界研究》部分),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984年负责《河南省秦岭北坡晚前寒武纪上部地层》项目,获1984年地质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的《河南省罗圈组冰碛层时代探讨》论文被汇集编入《中国前寒武冰川》专辑,并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制裁大会展出。撰写《中国河南西部前寒武——寒武界线附近罗圈组和冰溜面》,获得英国皇家协会资助,1986年该论文发表于英国地质学会杂志上。1987-199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六、七届委员及七届提案委员会委员。事迹收入《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大辞典》。

关振柔

关振柔,1936年十月生,广东省新会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曾任电子部十所副所长、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技术顾问、电子工业部第十研究所研究员、电子部电科院军事专家委员会委员、雷达探测专委会委员。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成都市专家联合会会员、政协成都市第七、八届委员。早期从事军用陆地及机载移动通信电台及半自动防空系统中航空无线电设备的研制。担任第一代同步通信卫星测控系统中接收分系统负责人,后任第二代同步卫星(东方红三号及风云二号)测控系统的总设计师,成功地实现卫星的发射与定点任务,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担任澳大利亚赛特B型同步卫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箭载测控及安全系统总设计师,组织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箭上设备研制,组织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在北京建造的卫星测控站系统集成工作。曾担任我国新一代三军通用敌我识别系统副总设计师。事迹被收入《四川电子科技英才》。

关福琴

关福琴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学专业达37年。1958年至1963年在山西省康复医院临床儿科兼晋中医专教学及托幼保健;1963年至1972年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临床儿科(间或教学及与地段保健);1973年至1983年在铁五局中心医院儿科临床兼教学及托幼保健;1983年至 1988年在贵阳市卫生局任副局长,局党委书记,先后分管妇幼保健主持全面工作兼研究所所长;1984年创建贵阳妇幼保健研究所任所长;19955月退休反聘主任医师技术指导。擅长儿童保健,尤侧重儿童生长发痛,营养及心理学治询;1984年创建了贵阳市妇幼保健研究所,是贵阳市儿童保健学科带头人,组织领导、参与了大量儿保群体科研与培训,使群体科研水平在全国领先地位,先后完成《贵阳市围产儿死因前瞻性研究》、《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在贵阳推广可行性研究》等科研成果十项,先后获省对级科技进步奖四项、市级二、三、四等奖8项;1992年获政府津贴奖。

关愚谦

关愚谦,历史硕士、文学博士作家、时事评论家、翻译家。1949年以前,在上海读书,毕业于市西中学。1949年到北京读大学,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调至中央部门做翻译和对外联络工作。1968年文革时期离国。1970年关先生受聘于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前后教学三十年;1988年和1998年受聘于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关愚谦先生用中、德、英、意文出版了二十六本著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他和德国顾彬教授联合编译了六大本的德文版《鲁迅选集》;他的纪实文学《浪》(德文版名《生活在两个天空下》),反映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多彩的一生和个人的心灵成长史。长年来,这本书一直被德国出版界评为五星最优秀作品。他的散文随笔《欧风欧雨》,于2010年冬季由香港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

关愚谦先生还是个社会活动家,三十年来,他在霍英东基金会的支持下,在欧洲各大城市如巴黎、柏林、日内瓦、维也纳、里昂、汉堡多地,主办了中西文化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现任欧洲华人学会理事长、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国外理事。

关愚谦先生与妻子海佩春女士合作著书,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欧洲;他为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几家报纸撰稿,一共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关愚谦先生还培养出了近千名学生,桃李满天下。

关肇邺

关肇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注册建筑师。早先受梁思成教授的指导和影响,在现代建筑和中西古典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方面有深厚基础,在设计技巧上有很高水平。来在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建筑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撰写发表论文、译著等40余篇。在建筑设计方面,准确把握建筑的性格特点,在平易的外形中寓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极重视建筑个体与环境的结合,致力于整体的完美统一。许多作品获得国内外重大奖励,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当选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设计竞赛获国际建协授予特别奖等。西安欧亚学院的图书馆20031212日他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外观形象获得了"陕西高校唯一地标建筑"称号,被评为"人气指数最旺的西安地标建筑"之一。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5年当选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荣誉理事。

关肇直

关肇直,数学家。致力于泛函分析研究,特别在非线性泛函分析、中子迁移理论等领域获重要成果。他还是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与中国数学会的领导工作。1919213日生于天津,籍贯广东南海县。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7年赴法留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1112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首任所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曾协助中国科学院初期的筹建工作。开创了我国泛函分析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并在中子迁移理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最先提出单调算子概念,并对其理论的形成作出奠基性贡献。从崭新的角度对中子迁移理论中本征函数问题的Case方法给出严格的理论基础,并为数理科学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工作。对弹性振动结构阻尼的研究开创了分布参数的一个新领域。代表作有《拓扑空间概论》、《泛函分析讲义》等。1982年与合作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与合作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关嘉禄

关嘉禄19434月生,北京人,满族,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满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1966年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长期在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清史、满学。主要著作:《雍乾两朝镶红旗档》(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天聪九年档》(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合著),《三姓副部统衙门满文档案译编》(辽沈书社1984年出版,合著),《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档案选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合著),《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满文档案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合著),清代社会文化丛书之一,《梨园春花·地方戏曲与京剧》(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任《满汉大辞典》(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特邀通审。主要论文:《从黑图档看康熙朝盛京皇庄的赋役制度》发表于《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合撰),《清朝开国勋臣费英东简论》发表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1期,《从镶红旗档看雍正皇帝整饬旗务》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1期,《从贡赏活动看清前期北方民族政策》发表于《清史研究》1993年第2期,《曹寅理财刍议》发表于《清史研究》1994年第3期,《中国大陆满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6期。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关德栋

关德栋(1920-2005),满族镶黄旗人,19207月生于北京。1939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北京中国佛教学院讲师、沈阳博物院档案编整处满文档案翻译组组长、上海佛学院教授、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副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师。建国后先后担任兰州大学少数民族语文系副教授、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3年调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

1983—1984年获得美国路斯基金,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研究系邀请,赴美讲学。1993年根据中德文化交流协定,获德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基金,应邀赴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和科隆大学东亚研究所满学系从事合作研究。在大学任教的数十年中,先后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民族史、蒙藏佛教史、佛典文学、民俗学、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文学概论、明清俗曲概论、敦煌文献研究和梵文等课程。从1955年起培养研究生,1981年后又指导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巴基斯坦等国的硕士和博士进修生,进行“敦煌学”、“宝卷”、“聊斋说唱”、“明代时调歌曲”、“满族谚语”、“讲唱文学”和“中巴关系史”等课题的研究及论文撰写。

关懿娴

关懿娴(1918-) ,女,教授,广东南海人。1935年毕业于南海九江中学1943年毕业西南联大外文系。1948年赴美,肄业于密歇根大学研究 生院1952年赴英,攻读图书馆学,1954年通过全英图书馆学考试,取得ALA学位。1954年至1955年在香港大学图书馆任职。1955年回国,1956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至今,为教授。是九三学社成员。1978年至1984年任图书馆系副主任。现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兼该会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多次出国访问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4年当选为国际图联教育与研究部图书馆学院组常务委员会通讯委员。1985年秋作为10名特邀学者之一,应邀参加第一届世界图书馆情报学继续教育大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获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奖金。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档案、情报卷》中图书馆建筑条目的主要编写人。在国内图书馆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氏名人--文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