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庙寻踪 > 东南亚
东帝汶帝力关帝庙
2017/4/18 17:59:15   次浏览

虽说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关帝庙,但站在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首都帝力唯一的关帝庙前,记者仍颇感意外──早听闻年轻的东帝汶建国前备受战乱破坏,即便首都也毁损严重,而眼前的关帝庙却不仅完整干净,而且从来就未受侵害。 记者今天初至东帝汶,世居本地的华人朋友带记者去看的第一处华人与中国文化痕迹,就是的关帝庙。那是一座白色墙身、红色立柱、红瓦屋顶的高敞庙宇,造型十分简朴。庙堂中供奉着粉彩关公像,前面是木条案供桌。堂内还搭着脚手架,堆放着一些工具。朋友告之,当地华人正对这里进行定期维修。

庙堂正门一侧的墙上,嵌着一块石牌,以半文言记载着这座关帝庙的缘起。近七十年前,中国澳门的一些居民“离乡别井,乘风破浪远渡重洋,栖身东帝汶”,后于一九三六年修建了关帝庙。这块石牌刻嵌于一九九三年,当年华人对它进行了一次重修。供奉关公的庙堂旁边,还有一座建于一九七七年、面积稍小的观音堂。两座庙堂加上庭院,共占地约一千平方米。

“这庙一直没受过人为破坏,无论是二战日本人占领时期,还是上世纪七十和九十年代动乱的时候。”一生看护关帝庙、已年逾七旬的方老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庙的香火十分鼎盛,不光是华人来祈福,印尼和土著居民也来拜关公。建国前,当时的政府每个月还发给庙里二百美元。动乱时,军队也不曾前来搔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帝汶遭受过两次较大的动乱,当地华人亦难幸免,损失惨重,其中最令他们痛心和遗憾的,就是华文教育被迫中断。

东帝汶中华商会会长符孝勤说,一九七五年前,全东帝汶十三个县每个县都有华文学校,除设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园至到中学外,其他地方的均为小学。当时华文教育较为普遍,甚至在东帝汶的货币上都有华文。一九七五年发生政变后,华文学校均被当局关闭,华人子弟失去了系统学习中华文化的机会。经过二十多年时间,已整整一代华人既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写汉字,更谈不上了解中华文化。

东帝汶建国后,一些华人有识之士倡议恢复过去的帝力中华学校。以中华商会为首,华人已向政府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将原来的校址交还华人,重开中华学校。

来到始建于一九一一年的中华学校旧址,记者惊讶于校园面积的广阔和校舍建筑的坚固。教室都相当宽敞高阔,许多教室是以当年为建校捐款数额较多的华人命名的。在一排教室的尽头山墙上,有一幅大理石纪念牌,上面镌刻着六百多位捐款华人的姓名及其捐款额。借助他们的捐款,中华学校于一九六二年重建成了今天的规模。“被关闭前,这里的学生有一千二百多名,全是华人子弟。”符孝勤说。

现在,学校被一所当地私人兴办的小学使用着,学生只有二百多名,大部分教室都空置着。一些皮肤黝黑的孩子正在课间休息,见记者露出既好奇又友善的表情,大胆些的还和记者打招呼,用英语道“拜拜”。

为记者驾车的青年虽是华人后代,但汉语并不十分灵光。他曾在澳大利亚呆过一段时间,英语不错。交谈中得知,他的父亲是这里华人墓地的管理人,于是驱车前往。那是一片在绿树掩映中的墓地,密密麻麻立满了中国人传统样式的墓碑,其中有不少颇具规模;最气派的一座高高立在半山处,据说那里安息着一位来自澳门、生意很成功的华人和他的家人。

墓地管理人黎先生,五十多岁,一身黑衣黑裤,看上去精明干练,当地华人公认他对墓地的管理最好,不仅将墓园收拾得干净整齐,还为每座墓编了号码,建立了一本登记档案。根据黎先生自己写的小册子,这里最古老的墓建于中国清朝同治十三年即一八七四年,至今已共有一千四百座坟墓。

符孝勤告诉记者,一九七五年前,帝力的华人有近三万人,现在只有不到三千人。虽然伴随着东帝汶多舛的命运,华人也历尽痛苦艰辛,但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国家正式建立后,大环境好了许多,几年前离开的华人已有一些回来了。”

自机场驱车驶进市区,记者沿途所见──低矮简陋的住宅商铺,衣衫破旧的男女老幼,狭窄多尘的大街小巷──在在表明作为一个建立仅三年的新国家,东帝汶的恢复、建设与发展之路是艰难而漫长的。而今天接触的多位华人令记者感到,在此落地生根、经营发展逾二百年,四分之一与当地人通婚的华人,已对这个小小的岛国产生深深的眷恋,对它不离不弃,愿意为它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