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到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古城,经走访考察调研和查阅史料,发现占地79万平方米的古城中,竟有五座关帝庙的历史印痕,实属全国罕见。进一步佐证了古代文献记载: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的说法,也是千百年来“关公信仰”较为广泛的一个真实写照。
韩城自公元598建县,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文物古迹遍布,以“三庙”(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为代表的古建筑更是蔚为壮观。如今人们所说的营庙,就是过去韩城的“关帝庙”。在明清时期,为了守卫城池,古城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五营”,作为守城驻兵之所。据载,最初为了鼓舞守城将士忠于职责,守好城防,就地以营为庙,供奉“武圣”关公,形成了“营庙合一”的奇特文化现象,后称“营庙”。意在让将士效法关公的忠勇精神以壮军威,五座营庙如今保留下来的只剩东营庙和北营庙了。
东营关帝庙
东营庙地处古城东区文庙和城隍庙之间,是古城“三庙”之一,陕西“省保”单位,创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重建,占地面积2800余平方米。庙坐东向西,建筑三庙一体,即由关帝庙、三公祠和斗姆庙同在营庙。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殿堂构造比较独特。东营庙主体建筑关圣庙有两进院落,殿堂东西轴线依次排列,主要有山门、献殿、第殿等共十余座,计三十三间,宏阔高大,气势不凡,特别是屋顶的琉璃制品精美绝伦、五彩斑斓。正脊之上的各种琉璃烧制装饰物件都很独特,还有中间的鸱吻造型也属国内罕见,堪称上品。山门上“关圣庙”匾额尤为瞩目,止步于此,对关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门柱上的对联:“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河”,彰显出后人对武圣关公赤心报国、万代瞻仰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