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公文化 > 文化交流
黄河万里行-编者按
2018/1/25 16:29:45   次浏览

编者按

2013年8月15日起,关公故里主流媒体运城日报、黄河晨报、运城新闻网联合启动“黄河万里行”大型公益采风活动,成立专门采访队伍,从黄河源头青海开始一直到山东日照入海口。同走母亲河,共筑中国梦。沿着母亲河的足迹,见证她的变迁、发展,同时寻找运城元素,如关公文化元素,晋商元素等。在半年多的采风过程中,记者们在青海的三个地方发现了与关公文化有关的风景。

无论是丹噶尔古城的关帝牌坊、贵德县的关岳庙还是西宁市的山陕会馆,都留下了关公文化在青海的印迹。这些印迹证明了关公文化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也见证了关公文化与晋商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深切关系。在此,特编发以下三篇记者采风文章,以飨读者。

丹噶尔古城的关帝牌坊

黄河晨报记者常永强王文军王运涛

因为前一天大雪的影响,采风队员们没有完成既定的采风任务。11月1日,雪过天晴,队员们决定前往湟源县湟水河畔的丹噶尔古城采风。此前,队员们查阅相关资料获知,以前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曾在丹噶尔古城穿越,许多晋商也曾在这里经商,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古城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而且这里曾经还有座关帝庙。

从西宁出发,采风车行驶了40多公里后,采风队员们来到了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白海螺”之意。古为羌地,汉时置临羌县,三国时改隶西平郡,北魏时属西都县,隋朝改为湟水县,唐代归鄯城县,安史之乱后属吐蕃辖地,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以后隶属西宁州,明隶西宁府西宁县,清设丹噶尔厅,仍隶西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这里既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行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两边经过修整的民居古色古香,建筑风格与闻名世界的平遥古城极为相似。街道上,青石板铺设的道路泛着久远的光泽,两边一些写着老字号的店铺牌匾,告诉人们这座城池的古老。在古城的文庙里,曾教过34年学的60岁管理人员焦福祥说,古城里曾经有一座关帝庙,那是山西、陕西等地商人的会所,但不幸的是文革时期被毁了,现在仅存一处关帝牌坊。

资料显示,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古城的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当时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作坊10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小北京”的美称。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门上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焦福祥说,丹噶尔古城唐朝时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从此商贾云集,贸易兴盛。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一年贸易额达250万两白银以上,是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创造了青海商贸史上的奇迹,一度成为海藏地区著名的“环海商都”。

循着焦福祥的指引,队员们来到关帝牌坊前。曾经颇具规模的关帝庙建筑已经无法看到,如今临街而立的这座高大的牌楼,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山陕商人的辉煌。

关公是武财神,商业的辉煌离不开人们对他的信仰。关帝牌坊穿越千年历史而来,就说明了这一点。

“高原江南”拜关公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簇自治州东南部,黄河自西向东在该县河阴镇北缓缓流过,河水清澈,一反黄河含沙量大的常态,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说。因为其独特的小气候,造就了这里既有高原景色的粗犷与博大,又有江南风光的娟秀与文静,享有“高原江南”之美誉。

2013年10月29日、30日,黄河万里行第二批采风队员来到贵德县采风,亲身感受到了“常恨塞外无绿意,黄河深处有江南”的感慨!

拜访关岳庙

在采风队员们从运城出发前,第一批队员就告知,贵德县县城据说有一处现在还存在的关帝庙,到贵德县采风时一定要前往,那将是此次采风活动中,队员们拜访的首座关帝庙。因为有了第一批队员的千叮咛万嘱咐,来贵德县采风前一晚,我们再次查阅了该县相关资料,得知在该县县城确有一处现在还保存的关岳庙。作为从关公故里来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此处自然是必须拜访之地。

赶到贵德县城已是10月29日下午4时许,拜访该县宣传部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采风队员们,贵德县以前有3处关帝庙,但是目前仅在县城里的玉皇阁存有1处,名为关岳庙,那里供奉有关公像,其他两处都已经不存在了。如果现在赶过去的话,那里可能已经关门了,最好第二天去。

第二天早上8时许,采风队员们穿过一座古城门,来到了一处名为玉皇阁的古建筑群面前。因为这里是该县的旅游景点,采风队员们在购买了门票后,作为当天的第一批游客进入景区,导游陈海霞接待了采风队员们。

玉皇阁是一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整个建筑群中集儒、道、佛、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采风队员们拜访的关岳庙只是其中的一处院落,整个建筑群还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等其他院落。

在陈海霞的指引下,采风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整个建筑群东面的一处庙宇前。陈海霞说,这就是你们要找的关岳庙,是关羽和岳飞的合祠,俗称武庙,当地人又称为马祖庙,是古代军旅、戍边将士拜谒的场所。关岳庙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现在供奉着关羽、岳飞、马祖、赵公明等神像。整个关岳庙建筑包括砖雕照壁、门楼、钟楼、鼓楼、过厅、正殿、东西配殿等。

走进关岳庙大门,门楼处是一座戏台,陈海霞说,每年到了庙会时间,这里都会演一些和关羽有关的传统戏,来看戏的人是人山人海。

关岳庙的过厅是财神殿,里面供奉的是赵公明。出了财神殿,队员们拾阶而上,来到了关岳庙的正殿。正殿大门正中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上面书写着“乃文乃武”4个篆体大字,左右两边廊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右边一联为“想君侯当年威震华夏志愿三分归一统”,左边一联为“仰武穆精忠力驱金胡誓扫群丑迎二宫”,36个字写出了后人对关羽和岳飞的赞叹与敬仰。进入正殿,只见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夜读春秋的关公坐像。他左手捋长髯,右手捧读春秋,威武中透出儒雅。见到家乡关帝圣君,队员们不由深深一拜。关公像的两边供奉着岳飞和妈祖的站立塑像。从高处俯瞰整个关岳庙,整座建筑高低错落,结构紧凑,布局精巧。

面对采风队员们这些一大早就来拜访关岳庙的游客,陈海霞倾其所知地作着讲解。当队员们不断地补充着她的解说词,告诉她更多关于关羽的故事时,她有点惊讶地看着队员们,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那么多关羽的故事呢?”“我们来自关羽的故里山西运城,在我们那里男女老少都知道许多关羽的故事。”队员看着这名有点腼腆的小姑娘说。她笑着说:“不好意思,我这次可真是‘关公门前耍大刀’,让你们笑话了。今天你们讲的这些关羽的故事,今后我要拿它们丰富我的解说词,讲给其他游客听。”

在玉皇阁里,还有一处名为三官殿的西厢房。采风队员们走进去一看,才明白所谓的三官大帝就是尧舜禹3位远古的先贤,墙壁上的彩色绘画向人们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这3位与运城有着关联的圣贤,在黄河上游,成为人们信仰中天、地、水的掌管者,给人们带来福祉,帮人们去除厄运。陈海霞说,玉皇阁作为文物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作为一种文化和信仰,它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也非常高。这里供奉的关羽、岳飞和三官大帝,人们对他们的信仰在民间盛行。

当采风队员们参观完玉皇阁要离开时,陈海霞说:“我把我的联系方式告诉你们,等将来报道出来了你们一定要给我邮寄一份报纸,我要用报纸向朋友们证明,我曾经接待过一批来自关公老家的游客!”


清清黄河水

黄河从巴彦卡拉山发源之后,流经上游九曲之地,一路汇集万千溪流,以势不可挡、惊心动魄的气势从龙羊峡谷奔涌而出,进入黄河源头第一古城贵德县境内。此时的黄河变得柔骨侠肠、温婉多情,展现出另一番碧水蓝天、清丽迷人的景致。

10月29日中午,采风队员从共和县出发向贵德县赶去,一路上渐渐地已是另外一派景象。路边林木丛生,时常还可以看到绿意盎然的小麦等农作物夹杂其间。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是树木的叶子大部分还在,绿的、黄的、红的,交织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影影绰绰之间,可以想象到它们夏日的枝繁叶茂。沿途不时可以看到一块块生长着茂密芦苇的湿地。前几天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其他几个县采风过程中,看到的不是枯萎的草场,就是几乎赤裸的山体,每每遇到一处已经落光叶子的小树林,队员们都会感慨一番。现在进入贵德县境内,大家都为黄河上游的一派江南风光而惊叹。

第二天中午,当采风队员们来到黄河岸边,与清澈的黄河水亲密接触时,对“黄河深处的江南”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公,秦晋商人互相扶助合作的文化见证

黄河晨报记者张军娜王永俊

明清以来,中国商家北晋南徽,晋商名震天下,让每个山西人都为之骄傲。幼时常听说“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晋商活动足迹到底有多远,从来都是只存在于我的想象里。此次随黄河万里行采风团远赴青海采访顺黄河而下,耳闻目睹晋商留下的故事和活动轨迹,才真正见识和了解了晋商卓越的商业成就。

西宁市城中区观门街兴隆巷口西50米,这座已经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山陕会馆,拥有清代民居风格的古建筑,对当时青海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宁,青海省的省会,这座城市在元、明时,主要是一座军事重镇。到了清朝,由于晋商的到来逐渐繁荣,于是在这里有了“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的说法,其中的“晋益老”就是晋商开设的一家商号。

明清时期,来西宁从事商业活动的山陕籍商人,到清朝光绪后期已有上千人之多。商路开辟,流通扩大,竞争激烈,风险叵测,客居此地的山陕籍商人不堪外地漂泊的孤苦,自愿结群成为商帮互相帮扶。公元1888年,即清光绪十四年,由商帮联络客居西宁府的山西、陕西籍商人捐资建山陕会馆,会馆建成不到7年毁于战乱,5年之后商帮捐资在现址重建会馆。会馆的修建,解决了山西、陕西籍商人在青海行商时的住行和来往各地的身份证明或病故安葬等事宜。对当时山西、陕西商人在青海的商业活动和促进工商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会馆一般在每年元宵、中秋及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会时聚会,聚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叩拜关帝、认捐、互通商情,兴盛时聚会商家多达五六十家。民国时期,西宁城里山陕客商人数更多,于是就有了“山陕客娃半边城”的民谚。

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山陕会馆一度淹没在民居里被人们遗忘,直到198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中旬,西宁市政府斥资1580余万元,对山陕会馆加以修缮保护。修缮后的西宁山陕会馆,既能供游人观瞻,也能让当今商家领略山陕贾商的经商精髓,激发后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时代精神。

山陕会馆大门上有于右任先生所书“山陕会馆”匾额。一进大门,左右是钟鼓楼,后面是香厅,香厅抱柱联为“一家秦晋绪春秋,半城客娃尊三义”,正中央“诚信商义”4个大字,充分体现了山陕商人的经商理念。

漫步会馆,发现这里的匾额、对联处处都透露着对关公信义的崇尚尊敬之意。山陕贾商以“义”标榜自己,崇尚节俭尚义、诚信不欺的经商精神,所以在会馆内建有一座关爷殿,殿内供奉着关羽塑像,作为会馆的精神象征和山陕商人的庇护神。已是入冬时节,由于天气寒冷,会馆内并没有多少游人。但会馆工作人员说,天气暖和的时候,或是一些重大节日,这里还是有很多崇尚关公的群众或商人前来祭拜。再往后是名称源于桃园三结义的“三义楼”,三义楼两边的厢房门匾上分别写着“山西”和“陕西”,让人不禁联想到100年前山陕商人聚会于此谈商论道的盛大场面。


青海各地,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藏传佛寺,置身其中,作为一个从儒道教文明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人,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这些风俗民情,于是蓦然间体味到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经商的山陕籍商人面对陌生文明时那种落寞和难以融入的情景。晋商大多爱惜名誉,节俭尚义,以诚信不欺为根本,陕西商人独尊“天道不欺”,富于勇敢冒险精神,这些都与关公的信义精神不谋而合,所以关公就成为在外经常的山陕商人的精神寄托,成为他们互相扶助、精诚合作的文化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