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古城关帝庙
台儿庄古城关帝庙,座落在古城南部古运河东岸,这座古庙曾承载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明清台儿庄鼎盛时期,它曾兼作山西会馆,聚集着几十家晋商、富商、富户,影响着商家的诚信商德,为“天下第一庄”的繁盛作出过重要贡献;1938年台儿庄大战期间,它又是守城部队王冠武团和池峰成31师作战指挥部,由于官兵英勇善战,组成敢死队,炸断浮桥,破釜沉舟,挽回了战局,为夺取台儿庄战役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扬威不屈之地。
台儿庄古城历史上曾有两座关帝庙,其中一座规模较小的关帝庙后改为花庙,位于古城鱼市巷与繁荣街交汇处东侧,做东向西有大殿三间,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这座旧关帝庙的进香日,这一天庙前如逢古会一般,有摆卖纸花、年画的,有摆卖绒花孩童玩具的,还有摆卖各种糕点等年货的,人来人往,香客不断,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台儿庄古城内后建的一座大型关帝庙宇——又叫新关帝庙,建于清朝雍正13年(1735年),是由山西商人集资修建,并兼作山西会馆。该庙后经乾隆、嘉庆三次扩建整修,鼎盛时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由大殿、春秋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戏台、钟鼓楼、庙前广场等组成,它布局精巧,殿堂宏伟,雕刻瑰丽,集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当时台儿庄古城内香火最旺,最具有影响力的庙宇之一。该庙院南北朝向,共分四进院落,后两院各修东西月圆型跨院,专供山西商人议事会所和主持师傅居住;前院建有一座大戏楼,专供香火庙会日唱大戏用,后来延伸为每年的春节,聘请各路戏班来此唱戏。庙门前有座石台旗杆,两旁并列两尊威武的雄狮,守护庙门,乾隆50年在庙前广场建有一座“九龙照壁”,九条绿底黄龙,腾云驾雾,气势雄伟,颇增威仪,日军侵占台儿庄时九条瓷龙曾被日军凿出,准备运往日本,由于其节节败退,出于心理压力,加之当地民众反对,日寇不得不将这一宝璧归还。
该庙正殿宏伟壮观,殿中间塑一尊关帝高大坐像,他枣红面额,蚕眉长须,身塑绿袍,一手拈须,一手执笏,显得万分正气威武,两旁陪神既捧汉寿亭侯印的关平和手拿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后院还建有三层的春秋楼,最上一层并塑有关公手拿《春秋》书观看时的坐像。
关于关公的身世,据史料记载,他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公园160年),出生在山西运城郡解常平村,59岁时在湖北当阳舍身壮别人世,关公的一生可称五德俱全:千里走单骑是忠,义释华容道是义,保嫂秉烛达旦称礼,水淹于七军是智谋,单刀赴会鲁肃是诚信。人格如此完美无瑕,先后被十六位皇帝御旨加封二十三个名号。民间也把他推崇为:除恶消灾,治病驱邪的守护神和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财神爷,千百年来,海内外的华人逐步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美德。
明清时期,作为鲁南重镇,水旱码头的台儿庄古城,经济贸易繁荣,山西商人纷至沓来在台儿庄经商落户,如当年台儿庄古城内富极一时的万家大院、日升昌记票号、晋元号等商铺,这些山西富商虽然在台儿庄发了家,但出于平安、避凶等各种需要,更希望得到关公神灵的庇护,更重要的是关公是山西人,祭祀关公除了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耀感外,他们还存在着一种“亲不亲家乡人”的情结,总认为他们走到哪里,有乡亲之情的关老爷都会将他们保护到哪里。由此居住在台儿庄古城里发迹的山西商人在清早期不惜筹集巨资,多次扩建重修关帝庙。建了关帝庙就有了祭拜关帝的场所,每年的庙会日、进香日、祭拜日,实质上也是对关公精神的传播日,通过这些活动无疑对传播关公精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关公的诚信、忠义精神当渗透到台儿庄古城的商贸经营中,又成为一种商人道德基准,反过来又促进了当时台儿庄古城的繁荣和发展。就像当年台儿庄古城出现的“商贾云集,十里渔火,夜不罢市”的繁荣景气,应该说与关公信仰、关公精神文化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
台儿庄古城关帝庙还兼做山西会馆的职能,每年的5月13日,是关老爷磨刀日,这一天凡在台儿庄及周边的山西商人都要聚集到会馆里,通过祭祀、迎神赛会、献戏等活动,来表达对关公的信仰,以求保佑自己的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山西商人跋山涉水来到台儿庄经营,主要是为了追逐钱财,增加财富,而关公的“诚信、忠义、仁勇”精神正迎合了晋商人的需求,当年对山西商人而言,关公不但是他们的保护神,而且还是招财利市的大财神,能在台儿庄关帝庙会馆里祭祀自己的乡土神,同时老乡相见,相互交流经商之道,很符合晋商的恋乡心里,既增加了晋商之间的亲和力,又使久别故乡的晋商人在异地他乡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乐园。因而台儿庄古城关帝庙既做山西会馆,为当年繁荣台儿庄古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晋商来台儿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发生在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起初城防司令王冠武的186团团部就设在关帝庙内,3月30日中日台儿庄之战处于胶着状态,为了便于临前指挥,31师池峰城指挥部便从运河南岸的铁桥下迁至古城关帝庙内,池峰城虽是河北人,但一直在西北当兵,对关帝的“诚信、忠义、仁勇”情有独钟,加之他还早已听说日本兵多数信佛,对关帝老爷这位伽蓝菩萨也敬畏三分,一般不会在关帝面前轻易动手,因此,池峰城将作战指挥部设在关帝庙里,一方面旨在能够得到关老爷的庇护,另一方面也想借助神威激励将士斗志,打赢中日这一圣战。谁知日军十分嚣张,凭借两支三万余人的精锐部队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扬言一天要占领台儿庄,4月1日当战斗最惨烈时,日军占领古城四分之三,曾在日本报刊上宣称已夺取台儿庄一战的胜利,当时池峰城所部伤亡惨重,百分之八十官兵为国捐躯,在这万分紧要关头,他果断决策,炸断浮桥,堵死退路,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便在关帝庙组织了57人敢死队,出发前当他宣布为敢死队员每人赏30元大洋时,有的士兵说:“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子孙作日本人的奴隶,为争取民族生存,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我们死了只要立个碑,说我们为抗日而死就行”。池峰城被这些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硬汉子感动了,便与他们一一握手送别。经过一夜的激战,57名勇士仅剩下13名生还,但他们却用生命又夺回了城西北角的一条运输生命线。尔后,池峰城在关帝庙指挥部里又组织残余士兵、宣传队员、担架员、炊事员等全部上了阵地。据说有位壮士腹部中弹,在肠子流出来的情况下,一手挽肠,一手与日军拼搏,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英雄的战士鲜血没有白流,经历一夜的苦战,重又收复了台儿庄四分之三的阵地,从而挽回了战局,为台儿庄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台儿庄大捷后,池峰城晋升为军长,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并且解放前夕他又为北京的和平解放贡献过力量。1955年病故于北京,终年52岁。
台儿庄大战中,日军的狂轰滥炸,使关帝庙这块圣地也未幸免。庙内大部分建筑被毁,但紧挨大殿东侧的三间池峰城指挥所部却安然无恙,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现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台儿庄大战遗址”,供游人参观。
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2009年8月古城委托山西平遥古建工程公司,总体承建了台儿庄古城关帝庙恢复重建工程,历时两年多施工,一座地地道道的晋派大型寺庙建筑在被战争毁坏的关帝庙原址上又重新恢复重建了起来,现在这座庙宇已是台儿庄古城的一大亮点,它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千多平方米,为二进院格局,有正殿、配殿、戏台、钟鼓楼、山门、庙前广场、九龙照壁等组成。
关帝庙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是祭祀关帝场所,殿内木雕神龛之中供奉的是头戴冕旒冠,身着龙袍,神情刚毅,端庄肃穆的关羽帝王神像。大殿门前有一副对联:“孔夫子关夫子万事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大殿两侧分别建有奚仲祠和鲁班祠,奚仲祠祭祀的是马车发明人奚仲,古时薛国人,被称为造车鼻祖,是枣庄祭奉的当地神。鲁班祠里供奉的是工匠祖师爷鲁班,当时鲁国人,生于滕州,被称为木工鼻祖,也是枣庄祭奉的当地神。
关帝庙里还有一口百年不枯的古井,解放前这口古井还有一段流钱的美丽传说,据传说流出来的钱多为制钱、铜革,一年有时流出一次,有时多年才流出一次,引来不少穷苦百姓前来抢拾,有幸抓取一捧带回家去,摊开手一看不过一两个而已,这口古井旱天冒水以济灾,困难时流钱以济贫,颇为神奇。
现在作为扬威不屈之地的台儿庄古城关帝庙,恢复重建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每天都迎来不少游客参观,有前来焚香为关公祭拜的;有来凭吊先烈,前来参观池峰城指挥所部的;还有的想体验一下战争的场景,抚摸着当年的兵器互动的。时至今日这座神圣的庙宇仍继续为台儿庄古城的繁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台儿庄古城展馆部
朱崇礼
201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