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公文化 > 文化交流
清代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与古本“三国”文学插图比较研究
2022/11/17 11:41:31   次浏览

要:三国故事图像作为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类绘画题材,在文学插图和民间壁画中有丰富的遗存。该文通过对比分析清代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与古本“三国”文学插图两大图像系统的题材、图式、艺术风格、社会功能等,探究民间关公故事壁画系统不同于文学插图的独特性,进一步认识清代民间关公故事壁画的图像价值。

关键词:关公故事壁画 文学插图 图式关系 社会功能

晋东南地区关公故事壁画与古本“三国”文学插 图遗存状况

 

1. 关公故事壁画遗存状况

关公故事壁画是指描绘关羽生平和神迹故事的壁画。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生前曾被封前将军等职,死后受到民间推崇。因其忠义行为,唐宋以后,受到历代朝廷多次褒封。明清时期,关公信俗更是成为社会各阶层最为广泛的信仰文化之一,尤其明朝万历年间,关羽被加封为 “关圣帝君”之后,关帝庙迅速遍及城乡村落。关公故事壁画作为打造关公祭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形成一个庞大的故事图像系统。但是,由于中国土木建筑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壁画因为建筑的坍塌和人为的毁坏而消失。现存的民间关公故事壁画由于多处于偏远的乡村小庙,位置分散,研究者难窥全貌。直到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民间关公故事壁画才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目前,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在北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都有相关遗存,而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绕的晋东南长治、晋城两市,成为遗存存量较为集中的一个区域,据已公布资料统计还有三十余处。从全国范围来说,除山西长治大峪村关帝庙与北京延庆永宁和平街三义庙壁画绘制于明代晚期外,其余现存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均绘制于清代。

2. 古本“三国”文学插图遗存状况

关于现存古本“三国”文学插图,已有详细整理与研究成果。插图版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图下文版式,另一种是整版大图式,各有多个刊本遗存。元代建安虞氏《新全相平话三国志》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文学插图本;嘉靖二十七年(1548)建阳叶逢春刊本《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是现存最早为《三国志演义》加插图的明刻本。这两本刊本都是上图下文版式,对后来的 插图样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万历年间开始,插图本“三国”文 学的刊刻进入繁荣时期。上图下文插图本《三国演义》被大量刊刻,大图本开始流行。现存明万历十九年(1591)金陵周曰校万 卷楼刊刻的《新刊校正出像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为双面连式大图本,是上图下文版式横向构图向单页大图竖版构 图的过渡版式。明末清初出现李卓吾本、英雄谱本、李笠翁本、毛宗岗本等不同刊本的《三国演义》单页竖幅大图本。清初之后,故事插图本不再流行,而代之以绣像插图。总体来看,相同版式的插图在图式、艺术风格上显示出较高的相似度。经过对比,笔者发现单页大图本与民间关公故事壁画显示出较高的相似度,因此,下面以明末清初大图本中的插图作为主要参照图像进行论述。

3. 关公故事壁画的题材、图像来源与“三国”文学及其插图

 《三国志》是与史实较为接近的文献资料之一,《三国演义》 是明清时期社会广泛流传的文学著作,《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全集》专门讲述关羽生平事迹。这几本著作从不同角度描写关羽的生平事迹,各有不同层面的影响。晋东南地区关公故事壁画有斩华雄、斩颜良、秉烛达旦、灞桥饯别、斩蔡阳、收周仓、收关平、义释曹公、义释黄忠、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大战庞德等以关羽为主人公的故事,也有桃园聚义、大战黄巾、三英战吕布、徐庶走马荐诸葛、三顾草庐等关羽参与或者体现蜀汉威名的内容。笔者通过壁画内容与上述文献资料的对比考证发现,大多数刮关公故事壁画内容并非源于关羽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而是出自后人加工创作的文学故事。如,出现频率颇高的壁画《单刀赴会》中,关羽一手持剑上举,一手拖拽鲁肃,威风凛凛, 而鲁肃则弯腰后缩,显出惧怕之态。但在《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二人会面之时,鲁肃对关羽责备再三,并无胆怯之举。再如,斩华雄、斩蔡阳等壁画内容事实上是蔡阳被刘备所杀,华雄被孙坚所斩,纯属“移花接木”到关羽身上的事件。这些内容在《三国演义》中都有相应的细致描写,而且大多数民间关公故事壁内容在《三国演义》文学插图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图像,在图式上反映出高度的相似性。

部分有关关公生平故事的壁画出自民间关公戏曲内容。如:泽州东贤子村春秋阁关帝殿正壁右下侧第一幅壁画《遇张飞》中,描绘关羽在张飞肉店举石取肉的场景;南山墙中上部壁画《桃园聚义》中,描绘城外桃园杀牛宰马,准备祭告天地时,“刘备大醉而卧”的场景,与《三国演义》的内容并不对应,但是在元明杂剧中可以找到相关描述。另外,壁画中描绘关公显圣事迹的图像,如《白猿教刀》《关公大战蚩尤》《平犀牛》等故事内容来自山西南部或河南北部民间流传至今的戏曲内容。还有《清解州》《平仙池》等壁画,目前尚未发现存在直接渊源关系的文学插图,可能是民间画师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内容所作。

清代晋东南地区关公故事壁画与“三国”文学插图图式上的联系

 

 “三国”文学插图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图式。经过对比壁画与插图中同一题材图像,笔者发现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在图式上表现出很多与插图相似的处理手法。考虑到文学插图的流通特性与在流行时间上早于民间关公故事壁画这一事实,笔者推测民间关公故事壁画的绘制对“三国”文学插图存在一定的借用关系。

1. 构图样式的借用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武将,战争题材是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插图和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这些描绘对战场景的插图运用了相似的图式,战争多发生在山野中、城池下。在山野之战中,画面一般被分为前景、中景、远景三个部分,以山体为中景,前景布局作战场景,刻画对战人物;远景通常只露出局部,或是布列整齐的兵器顶部,或是一两个露出上半身的人物。在城战中,画面上部一角往往为城楼,旁侧为山体,前景为对战人物,通过置换手中兵器或者配景中的典型图像指代不同战役。在关帝庙中,描绘同样故事内容的壁画在布局上完全借用了插图这一处理方式。插图与壁画中斩蔡阳的情节,城、山、战的图式关系的处理完全相同;对灞桥饯别中关羽持刀挑袍的动态处理,单刀赴会中关羽在江边拖拽鲁肃的人物组合关系及神态等的表现,也几乎是一致的。这种图式或者人物动态描绘的一致性,清楚显示了壁画与插图之间图式的借用关系。

2. 符号化山体的借用

“三国”文学故事中有很多发生在山野间,尤其是在对作战场景的表现上,山体是重要的图像元素。在“三国”文学插图中,山体在画面中不仅仅交代人物活动的周围环境,更重要的是承担了画面纵深空间转换的隔离作用。画面体现出的空间并不是对真实空间的再现,而是一个象征性空间,山体多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文学插图由于受画幅所限,通常一幅图仅能描绘一个故事情节。关帝庙分格式故事壁画与插图的处理方式基本相同,但是在壁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构图方式,即全景式连环画。由于墙壁面积的增大,空间相对不受限制,画师通过运用符号化山体分割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节的画面同时并置于一幅大的画面之中,增强山野作战的氛围。因此,全景式连环画也成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借鉴“三国”文学插图构图形式的创造性表现。

3. 云气图形的借用

在文学插图中,经常有对云气图形的描绘。如,表现作战场景的文学插图中,经常在人物周围衬托连续的云状图形,既起到隔离人物与背景的作用,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又烘托出激烈的作战氛围。这一表现形式在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中得到借用,只是云形的具体画法会有所不同。再则,插图中对于梦境、幻境、想象等虚幻空间的表现方式,经常是从头顶缭绕出一个“云”形轮廓,内置幻象或者梦境场面,成为画面的第二个空间,使现实空间与虚幻空间巧妙并存。而在明代大峪村关帝庙《大战蚩尤》与清代东贤子村春秋阁《平犀牛》两幅作战壁画中,战败的犀牛、蚩尤从囟门处飘出一股云气,内置一幻化出的带翼小牛,用以表现神魔灵魂出窍的场景,此种处理手法就与插图完全相同。另外,壁画与插图在天界与人间的表现方式上也是相同的,生平故事画面都发生在地面上,而表现天界景象时,人物均会脚踩祥云。所以,人物脚下是否画有云形,成为分辨民间关公故事壁画是描绘生平故事场景还是显圣故事场景的重要标志。

清代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与“三国”文学插图区别

 

作为关公故事视觉图像,清代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与“三国” 文学插图关系紧密,但是由于所处空间不同,面对的人群不同, 因此在艺术风格、图像配置、社会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 艺术风格不同

虽然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在图式上受到“三国”文学插图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艺术风格、审美趣味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如:“三国”文学插图将很多人物活动的场景安排在庭院内,绘制 亭台、楼阁、栏杆等建筑物,内置屏风、几案,外配松柳、山石、棕榈、芭蕉、鹤鹿等观赏性极强的物象,人物多修长并穿戴装饰补子的袍服。这明显是将“三国”文学中的人物故事与明代社会生活相融合。在这种刻意精致描绘的园林空间当中,画面给观者带来的多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在早期的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中,也体现出与“三国”文学插图相类似的风格特征,如,绘制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长治大峪关帝庙壁画中,就有庭院、山石、花木、禽鸟等类似场景的描绘。而清代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中对人居环境的描绘明显减少,即使有也是农家院落景象。茅草搭建的亭子,低矮的夯土院墙,泥土铺就的地面,枯木做成的栅栏门,简易的桌几,人物身材比例变小,装扮也变得朴实无华,显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艺术源于生活,“三国”故事图像也不例外。之所以在插图与民间壁画之间会出现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作者群体及其所处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三国”文学插图刊刻的鼎盛时期正是江南园林文化的繁荣期,而文学插图本的刊刻又多是在文人的主导下完成的,所以画工在绘制过程中就难免会将时代的审美风尚和文人的喜好带入画面。晋东南地处太行山南端,周围悬崖峭壁、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壁画创作者往往是当地的乡民,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会不自觉地运用周边熟悉的生活场景重新阐释故事内容,因此壁画中也就体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审美趣味。

2. 图像配置不同

文学插图受书籍开本的限制,通常尺寸较小,对文字有一定的图解作用。插图刻画精致、形象生动,又与故事内容相对应,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感受,因此插图本成为出版商吸引读者、增加销售量的重要卖点。明清时期,出版业出现了“无书不图”的繁荣景象。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文字描写才是主体部分,无论上图下文版式还是单页大图版式的插图本,幅数都会受文字描写的限制,难以一一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图解是片段性、不连贯的,即使没有插图,也不会影响故事内容的完整性。

民间关公故事壁画画幅大,细节刻画清晰,加上色彩的辅助,会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有时也会有榜题文字提示故事内容,但是图像本身就是主体,每幅壁画都有具体对应的故事内容,壁画幅数的多少完全由故事内容的曲折程度决定。对应《三国演义》文学内容,有些回目仅需要一两幅壁画就可以描绘清楚,但是有些内容丰富的回目则需要更多幅壁画加以表现。如,因下邳失守,关羽携二嫂暂投曹操,曹操对其敬佩有加,“礼之甚厚”。《三国演义》中仅用两个自然段描写这段故事,因故事情节紧凑,在上图下文本中配一到两幅插图,大图本中则基本不配插图,有文字描述,故事内容的完整性不受影响。而壁画则完全不同,通常需要用“秉烛春秋”等多个画面描绘。再如,对应“云长 过五关斩六将”一回,壁画会分别描绘六七幅画面全面展现故事情节,将关公的忠义、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大图本中仅配一幅插图。由此可见,绘制于崇祀空间中的关公故事壁画作为独立主体,具有更强的叙事性。

3. 图像的社会功能不同

关公是集儒家传统伦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道德楷模,与其相关的史话、小说、戏曲、评书等文学内容,以及插图、壁画、漆器等图像内容,都或多或少承担着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 只是针对的人群、教化方式有所不同。 

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文学 插图的受众自然也多是受过教育的人。清代,全国识字的人口比例较小,而民间关公故事壁画面对的人群范围则更广。当时,关公作为神祇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关帝庙遍及城乡,由于 祭祀、酬神演戏、集会等民间活动的举办,人们一年中会多次走进关帝庙,壁画图像借此对观者产生作用。其中文化程度不高或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百姓占据大多数。

另外,文学插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故事内容,书中 众多表现时代审美风尚的元素反复出现,符合文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容易获得文人的认同感,从而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而绘制于民间崇祀空间中的关公壁画,在幽暗的空间中反复出现一些神怪搏斗的场景等,会对观者的心灵产生一种恐吓、威慑作用。加上民间各种灵异事迹和及关帝“善书”中因果报应说的传播,人们对作为神灵的关公可谓既崇拜又畏惧。关于这一点,在勒石于康熙十八年(1679)的民间碑刻中有明确说明:“人无畏心则善念不生,人无敬心则肆念将作。而最可畏而可敬者,惟关圣帝君乎。”民间关公故事壁画正是在这一观念的倡导下被绘制,并通过图像这种特有的方式教化民众行善去恶,从而起到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社会作用。


结语

笔者通过对清代晋东南地区民间关公故事壁画与“三国”文学插图两大图像系统各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图式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推断民间关公故事壁画在绘制初期对“三国”文学插图尤其是《三国演义》插图有较多的参考和借鉴。经过前后几百年时间,粉本在画工手中的流传与壁画的反复绘制,使民间壁画中逐渐融入更多适合民众审美 趣味的元素,在题材选择、艺术风格上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由于存在空间、载体形式、面向人群的不同,民间关公故事 壁画的社会功能在审美之外,更加趋向于实现道德教化功能。总之,民间大量现存关公故事壁画作为古代图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



作者简介:

李朝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刘雨,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章来源:《美术教育研究》2022年第19期。